佛家说,人生老病死,一生与苦难相伴。
我们在生命中,也总是经历各种各样的困苦。
曾读到个故事,说有人去拜观音像,
却发现自己身边同拜之人和观音长得一模一样,
便问她是谁,那人回答说:“我就是观音。”
“那你怎么也来拜观音像呢?”
“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面对苦难,最重要的是学会磨炼自己的心灵,学会自己渡自己。
马克斯·奥勒留是古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古希腊晚期著名的哲学家。
他在《沉思录》中,记下了自己的哲思,其中2条关于苦难的论述,引人深思。
当你身处苦难,不妨读读这2句话,总能渡自己。
01
“每逢苦痛时,要作如是观,苦痛并不可耻,这对于把舵的心灵并无伤害。
苦痛不能损及心灵之理性地及爱群的方面。
不过,在大部分的苦痛中,可乞救于哀皮鸠勒斯的一句名言,
他说‘一种苦痛永不会是不可忍的或永无休止的’,
所以要记住它是有限度的,不要在想象中把它扩大。
此外还要记住,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不适实在就是伪装的苦痛,
例如打瞌睡,发高烧,不思饮食。
如果为这些情形所苦恼,便要对你自己说:‘我是在被苦痛所降服了。’”
面对所有的痛苦,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清醒,
就是所有外来的伤害与冲击,都不能直接摧毁我们的理智。
所以我们需要拥有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在任何痛苦下都保持心灵的清醒,
然后去看待这些痛苦,去转危为安,去化险为夷。
最可怕的就是,就是让这些痛苦,侵占了我们的头脑,
我们只陷在感受苦痛之中,让全部身心都被这种痛苦的感觉淹没。
这样,痛苦就让我们无限放大了,我们的整个生活都被这些痛苦占据了,
我们就会不断地抱怨,不断地愤怒,然后生活在一种负能量之中。
痛苦就是这样打败我们的。
所以,面对痛苦,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理智。
当然会悲伤,会难过,但是这种情绪要能与理智隔离起来,可以吃吃喝喝睡觉,
但永远要保持强大的意志,在最后也都能振作起来。
02
“每有意外事故发生,要想想那些有过同样遭遇的人们,
他们是如何的烦恼,如何地惊诧,如何的激动。
可是他们现在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知哪里去了!
怎么样呢?
你也愿和他们一样吗?
为什么不把这些本性所无的偏差交给那些制造偏差或被偏差所动的人们呢?
为什么不致全力于如何使意外事故成为有益的问题上去呢?
因为那样你便可把它们善为利用,转祸为福。
只要经常注意,你所做的事要自己认为是尽善尽美。
同时还要记住,取舍趋避之间最要紧的事是每件行为的目的。”
为什么我们有面对痛苦的底气呢?
为什么我们可以相信我们的心灵一定可以战胜痛苦呢?
愿意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的问心无愧。
只有我们做一事情的目的是符合自己心中的良知的,那么面对任何困难,
我们都会有一股正气,这是如孔子饿了几天没有饭吃,仍然可以说出君子就是在苦难之中也能心安的原因。
只要自己问心无愧,那么那些痛苦,就是别人的“偏差”,
哪里有正确的人要难过,而有偏差的人反而不被是自甘堕落的道理呢?
所以内心坚定,我们所有的行事都以正而善,怎样的痛苦,都不能击溃我们的内心。
晓角心语:
“只爱你所亲身遭遇的及命运给你所织造的。因为此外还有什么是更适合于你的呢?”
但我们能够保持自己理智的作用,能够为自己心中的正义与善良而行事,
那么,什么样的苦难都成为一种磨练,一切的绊脚石都成为了垫脚石,
那是一种“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安排,是我们命运中的美丽浪花。
本文完,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晓角心语,专注情感写作,愿我的文字能滋润您的心田,愿我们都能过好当下的每一刻,不负此生。
原创不易,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