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一) 普通人教育诉求中的矛盾

教育随笔(一)

教育行业是当下一个朝阳的行业,教育更是对人类灵魂的塑造。

为什么人要受教育呢?

人是一种生物性存在,更是一种社会性存在。

人类文明现在已经是高度发达,积累了大量文明文化的成果。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不主动接受教育,很难独立生存在当今社会。

从人发展的需要来说,人的心理需求,也要求人接受教育,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领,完成社会化的心理发展,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

教育本身是一个过程,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完成了教育活动,有教育收获。

从阶段看,一般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进入职场后还有职业教育。

从教育主体看,一个人主要从家庭,学校,职场三个方面接受教育。

当然,自我学习,自己教育自己也是很重要的。

从具体的场所上看,学生时代,人接受教育无外乎从家庭,学校这两个地方接受教育。家庭里主要是从父母等养育者身上获得,学校里主要从老师这里获得,以及从和同学互动之间获得。

当下人们对教育的主要诉求是什么呢?

18岁之前,人们的教育诉求容易受父母影响,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考上好大学等等,25岁以后人对自己的掌控会慢慢增强,更多希望掌握更多的社会技能和资源,提升能力和财富。当然,那些早早明确目标的人生赢家不在我们普通人讨论范围内。

18岁之前对教育的矛盾在哪里呢?

父母给孩子的可能和孩子想要的不完全一样。孩子可能会不开心,和父母有冲突。

另外一方面,有限的优质学校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学生人群的矛盾。相对单一的教育模式同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诉求的矛盾,以及同快速社会发展变化对人才要求的矛盾。

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辅导班,培优班人满为患,新东方,好未来的业绩靓丽。

25岁之后的教育的矛盾呢?

对想进步的人来说,恐怕是当下就想发财致富的欲望与需要长期积累才有效果的冲突。

知识经济,知识付费,互联网教育是最近几年的风口。

普通人该怎么应对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