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小时就害羞,现在想来,有天生性格的原因,也有妈妈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还有生长在家教严肃的环境因素。总之,自小就被贴了标签,而且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心理暗示。
002
从菲利普·津巴多《害羞心理学》得知,缺乏与人交流的技巧;对自己没有信心;因为家中爷爷,非常权威和有威严,无法抑制对权威、长辈、领导的害怕而变成习惯性害羞,这些于我的影响都存在。
003
《异想·天开》书中说,敏感而害羞的人,往往具备创造力!
《眼神不败术》一书,通过练出“眼神力”,从而更自信,并带我们跨出害羞与迷思。
004
害羞,肯定要归为内向性格的主要特征之一吧。
重新认识自我,多方面去了解性格类型,对于把害羞变为优势,也是很有必要的。
005
万维钢老师在他的专栏有一篇文章《外向好还是内向好》给我许多鼓励与启发。
现心理学的统计基本这样:大概有1/3的人,是强烈的内向或者强烈的外向;剩下2/3的人,是处在中间,有时候内向有时候外向,取决于外部环境给你多大的刺激。所以,内向外向不可简单粗暴来分。
坚持、刻意练习、专注,这是内向者的行为模式;多尝试新鲜事物,这是外向者的爱好。
内向者被低估了,外向者的职务可能更高,获得的奖励也可能更多,但是如果你考察人的真实水平,那水平最高的反而是内向者。
内向者向外向者学习就好嘛,我们尽量在其中寻找动态平衡。
所以,我想,害羞,也不是百分之百就不好。
006
“观察镜中人”照镜子的方法很好哦!像《眼神不败术》书中也推荐了类似方法。用照镜子来练习眼神,从面对自己眼神开始;注视眼神时,还会有许多念头,尤其批判性的想法喷涌而出,真是觉知自己的好方法。
觉知观察自己的害羞事件,多几次,我想也很好!我要用起来,当害羞再来时!
007
我现在已不那么计较和纠结害羞或内向,人生更从容与自信。
我承认我有害羞的部分,我爱这部分,我也可以超越它。
当然,我仍提醒自己,要加强与外界联系,以更开放心态,去拥抱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