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课031【自我攻略】讨好型人格:老好人癌的背后,都是不完整的自己

关键点:

一、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心理障碍


二、讨好型人格让自己失去价值

1.如果你一直讨好对方,只要有一次你不讨好了,之前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化为乌有

2.讨好是一种病,把自己的权力交到别人手上

3.工作中,讨好的人比不讨好的人的工资薪酬要低


三、关系中你所扮演的角色

1.讨好跟地位没有必然关系

2.讨好跟自己扮演的角色有关

3.讨好跟原生家庭有关

安全感、自主性、胜任感《自我发展心理学》


四、怎么做

1.观察、思考

2.学会说不

3.延迟回复

4.天生我材必有用


五、讨好型人格测试



金句:

1.如果没办法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只要觉得“世界上有一个人不喜欢我,那就很可怕,那就天崩地裂”,这样的人一定活得很累,会陷入讨好型人格的漩涡当中。

 2.讨好型人格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把自己搞得累得半死,而是在于这样子根本就不讨好。

 3.想想自己身上有什么值得自己肯定的地方,而不是靠着别人喜欢我,逗别人高兴,来建立自己的价值。

 

自我总结:

一、小段子

当全世界都不喜欢你的时候,你别忘了还有我,我也不喜欢你。

这个段子当然很可怕,会让沮丧的人更沮丧。


那要克服讨好型人格只需要耸耸肩膀表示,“那又怎么样?

当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我,连你也不喜欢我的时候,那又怎么样呢?


讨好是一种心理障碍——活的很累

如果没办法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只要觉得“世界上有一个人不喜欢我,那就很可怕,那就天崩地裂”,这样的人一定活得很累,会陷入讨好型人格的漩涡当中。





二、讨好型人格的本质——失去自己的价值

讨好型人格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把自己搞得累得半死,而是在于这样子根本就不讨好。


1.为什么不讨好?

只要你有一次不讨好对方,你之前所营造出来的什么一团和气啦,和谐的人际关系啦,都会化为乌有!

因为别人已经把你的好讲话、好相处、一切说好,都视为理所当然。

一旦被这样的你给拒绝了,比起被一般的人拒绝,会更令人不爽。



2.对讨好的误解——《讨好是一种病》

我们一旦面对冲突、面对困难,想要生存下去的时候,我们觉得讨好身边的人,是很重要的一个生存方法。


但是

它的问题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权力交到了别人的手上,我们会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3.在工作上讨好型人格的弊端

好人得到的薪水比难搞的人要低。在工作场合当中,难搞的女生比好搞的女生多赚5%,难搞的男性比好搞的男性多赚18%。





三、关系中你所扮演的角色

1.讨好跟地位没有必然关系

习惯性地进入讨好模式的人,这跟TA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必然的关联。

例子

街上的流浪汉,你很少看到这些流浪汉,故意去讨好路人。

路人愿意给TA吃一顿,愿意给TA一根烟,是路人自己的事情。

流浪汉就不觉得自己需要讨好对方,来换取一顿吃的。


2.讨好跟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有关

对于本来应该服务自己的人也进入讨好的模式。

例子:

打车的时候,不好意思不跟司机聊天,司机不管想聊什么,都配合着一起聊;

或者是走进商店去试衣服,店员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就觉得自己不买东西,好像很对不起店员似的。

危害:

这样的人会无法认知自己的价值,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


3.讨好型人格跟原生家庭有关

关键词:安全感、自主性、胜任感

此处可参考《自我发展心理学》


正例:

爸爸妈妈在表达对小孩的爱意的时候,有些爸爸妈妈会用很坚定的语气说,“不管你表现的怎么样,爸爸妈妈都一样爱你。”在这种气氛当中长大的小孩,会知道自己跟世界拥有一份稳定的关系,不会因为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什么不同,而失去这份爱。

反例:

有一些爸爸妈妈在跟小孩子传达爱意的时候,就会附加一些条件。我们常常听到妈妈说,“你一定要好好用功读书,这样妈妈才会高兴哦。”“你要乖乖的,爸爸才会喜欢你哦。”


这种爱就是附加条件的爱,小孩子听久了就会有压力


也许这些爸爸妈妈并不是真的这样想,这些爸爸妈妈心里的爱,应该跟其他的父母亲一样多。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小孩觉得自己跟世界的关系很不稳定,只要自己表现的不好,不讨人喜欢,一切都会崩塌。





四、我们怎么做?

1.观察、思考

不要急着自责,要先观察自己怎么讨好别人的?

记下来自己为什么会答应对方?这么做是为了要讨好谁?如果不这样做,是担心会惹到谁吗?这个步骤有助于我们认清每个人的面目,而不是很模糊而抽象地去讨好每一个人。


2.延迟回复。

当别人拜托我们的时候,不要立刻答应对方,把答复的时间拖长。

例子:

“我下个礼拜再回答你”,给自己时间去考虑,真的要这样做吗?所付出的时间成本跟心力真的值得吗?这个步骤的功能,是帮助我们自己,不要反射性地对别人的拜托都说好。


3.学会说不,建立边界意识——底线

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地方,回忆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并列出那些你不喜欢但不自主去帮别人做了的事情。然后,写出你为什么不想做这些事情。这一步,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4.天生我材必有用

假设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我,那我还会有什么优点吗?

想想自己身上有什么值得自己肯定的地方,而不是靠着别人喜欢我,逗别人高兴,来建立自己的价值。


此处可以翻阅——《终身成长》

或者《自我发展心理学》



五、讨好型人格测试题

(共16题,每一题都分为:非常不符合 0分,不太符合 1分,一半一半 2分,比较符合 3分,非常符合 4分)


1.对我而言,让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我,是极为重要的

2.即使手头上有重要的事情,我通常也会暂搁一旁先帮助别人

3.我觉得对别人好,为别人付出,我才能被接纳

4.我很少会据理力争,因为我非常害怕机器愤怒或引发争论

5.如果我为别人所做的一切能让他们感觉需要我,那么我就能融入他们


6.要是我没能做到为身边的人付出,我会觉得自己很讨人厌

7.与别人发生矛盾之后,我首先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错

8.当别人有求于我时,我总会习惯性地说“好”

9.我会回避一切可能与他人发生矛盾的情景

10.说或做任何有可能让别人生气、恼怒的事,都会让我感到焦虑和不安


11.即使别人的请求让我为难,我也很少拒绝对方

12.如果和别人发生争执,比起坚持己见,我更倾向于让步或中和彼此的观点

13.我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愿拒绝别人

14.对我来说,即使表达建设性的意见/批评,也很困难,因为我担心会和别人产生矛盾

15.如果不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那么我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大家就不会再喜欢我了

16.不管跟谁正面冲突,都会让我感到焦虑,有时甚至会焦虑到有身体反应,如头晕、出汗、心跳加速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