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般把瘟疫称为“疠”。疠者,具有强烈传染性致病邪气也。《素问》曰:“疠大至,民善暴死。”
上古之人,惧“疠”“疫”,以为是天神作怪,“疫鬼”吃人。于是,驱“疫鬼”在民间成为非常流行的治病方式。在中国南方,人们往往通过傩舞驱除“疫鬼”,通过巫师画"桃符"弹压住"疫鬼"。
在疠气盛行之时,人户稀少,十不存二。曹植在《说疫气》中记录到:“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当时名动一时的“建安七子”就有四人死于疫病,所谓“ 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在明朝末年,四川大疫,《蜀碧》记载当时的疫病有大头瘟、马眼瘟、马蹄瘟,瘟病流行,加以张献忠屠川、摇黄十三家相互攻伐,四川遍地荒芜,人口锐减,据《四川通志》记:“全川人口仅为18000余丁,折合约为9万人”。
古人如何抗疫?韩愈《谴疟鬼》有云:
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
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
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韩愈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人们治疗疫病的方法:喝汤药、用针灸、施艾灸、巫师作法、道家画符。这是秦汉以前古人们治疗疫病的根本方法。
秦汉时期,抗疫观念转变,开始建立瘟病病人集中居住地,即疠迁所;宋神宗时,杭州大疫,染病百姓计千万人。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建立病坊,病坊类似于现在的方仓医院。招募志愿者(僧人)对病坊进行管理治疗。如有家人患病,须在家门口悬挂黑色的布条警示:一是此家有病人,勿近;二是希望病坊前来收治。
对于烈性度高、传染规模大的病,封户或者封城成为必选项,且以强制性行政命令加以执行。对于尸体的掩埋或焚烧,也有特殊规定。
所以,现在许多抗疫方法,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抄的是祖先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