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向对象方法中,所谓多态性就是不同对象收到相同消息,产生不同的行为。在C++程序设计中,多态性是指用一个名字定义不同的函数,这些函数执行不同但又类似的操作,这样就可以用同一个函数名调用不同内容的函数。换言之,可以用同样的接口访问功能不同的函数,从而实现“一个接口,多种方法”。
事实上,在程序设计中经常会使用到多态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运算符了,例如我们使用运算符+,就可以实现整型数、浮点数、双精度类型之间的加法运算,这三种类型的加法操作其实是互不相同的,是由不同内容的函数实现的。这个例子就是使用了多态的特征。
在C++中,多态性的实现和联编(也称绑定)这一概念有关。一个源程序经过编译、链接,成为可执行文件的过程是把可执行代码联编(或称装配)在一起的过程。其中在运行之前就完成的联编成为静态联编(前期联编);而在程序运行之时才完成的联编叫动态联编(后期联编)。
静态联编支持的多态性称为编译时多态性(静态多态性)。在C++中,编译时多态性是通过函数重载和模板实现的。利用函数重载机制,在调用同名函数时,编译系统会根据实参的具体情况确定索要调用的是哪个函数。
动态联编所支持的多态性称为运行时多态(动态多态)。在C++中,运行时多态性是通过虚函数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