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起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时,同时埋葬的,还有赵国的国运。
在这场后世称为长平之战的惨败中,世人大多谴责赵国国君的昏庸,赵括的自负,乃至于创造了“纸上谈兵”这个莫须有的成语——要知道,在战国时期,纸还是一种稀罕的东西。但,历史真的是我们熟悉的那样吗?一个国家仅仅只是毁于一个人的决定?历史究竟是一个人一念间的偶然还是逻辑上的必然?当我们把历史的碎片拼在一起的时候,呈现给我们的,又究竟会是什么呢?
长平之战的起点是赵国吞下上党郡。上党郡原本属于韩国,在秦国击败韩国后,上党郡原本应当是秦国的果实。但是,在割地之前,韩国却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而当时与秦国交好的赵国,居然接受了——为了一个上党郡,和叫好多年的秦国公然撕破脸。
究其原因,仅仅是因为赵国国君的目光短浅和贪心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上党郡的位置。上党地区位于山西东南部,主要指今天的长治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俯瞰着赵国的国土。失去了他,赵国就失去了国家的门户,失去了国家的安全,特别是当上党郡在强大的秦国手中。
我已经能够想象出来,赵国国君和群臣的瑟瑟发抖,对于他们来说,上党郡必须拿下!
现在回来想想,韩国为什么要把上党郡献给赵国?或者,韩国真的提出过“献出”上党郡吗?
韩国献出上党郡的原因,或许是想把秦国这个祸水引向赵国,以获得喘息的机会,以图收回领土。但是,当时韩国已经被秦国击垮了,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对于邻居来说,他就是砧板上的一块肥肉,任人宰割。祸水东引与否,都无法改变韩国的命运。所以,真相是赵国抢夺了韩国的上党郡。
这是赤裸裸的抢劫!
那么,为了上党郡,撕裂和秦国的友谊值得吗?或者说,赵国和秦国之间存在友谊吗?
十九世纪的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说过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赵国和秦国的友谊,必然是建立在利益至上的,那么,这个利益是什么呢?
利益的基石是楚国。
秦国伐楚的时候,赵国还不是一个一流的强国,他需要时间变得强大;但同时,他也不是一个弱国,如果愿意的话,他可以偷袭空虚的秦国,所以,秦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而弱小的韩国,刚刚好这份友谊的礼物。
这不是友好宣言,这是为期20年的停战协议!
赵国都不傻,赵国也不会相信友谊。即便曾经相信过,当秦国进攻交好的楚国时,那层信任,恐怕也早已褪去,取代他的,将会是冰冷的恐惧。
既然早晚要打,对作为弱国的赵国来说,问题只剩下两个个:什么时候打?我手上有多少筹码?
首先,什么时候打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诚然,结盟之初,赵国的国力不足以应对秦国与周围国家,但是,这并不是说晚打就对赵国有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国会变得强大,但是秦国会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最好的时机,不是越晚。那什么时机才是最好的时机呢?首先战争早晚会爆发,其次这场战争将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之战,是拼尽国力之战。所以,战争的时机,必然与国力有关。所以,最好的时机,就是赵国与秦国的国力差最小的时候。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才是两国国力差最小的时候。
首先,秦国的国力一定,短时间内不会变化;其次,秦国会扩张,会征服更广阔的土地;最后,刚刚征服的土地和人民,还不是国力的一部分,反而是国家的负担,需要士兵,官员去镇守,去管理。所以,刚刚扩张的秦国,看起来是庞大的,实际上却是一个虚弱的胖子。
所以,时机就在秦国征楚之后!
时光荏苒,本朝太祖于69年曾言: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今世之人,佩服其魄力者甚多,怨其好战者亦多,然皆未明其诣。当是时,布拉格之春,苏修之兵力甚多,于东欧镇压之兵亦多;其次,中苏之势虽恶,犹未同水火,有战,亦未至灭国之战;再者,外有美帝强援,若战,胜负犹未可知。故曰: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实为趁人之危,兵行险路也。据天时,求人和,以不畏战,方能不战。
追思赵国,与红朝的区别,只差一个不接壤的美帝!
所以,当秦国刚刚结束对楚国的征战时,赵国,准备动手了。
既然动手了,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手上有多少筹码。
首先是国力问题。刚刚结束楚国战线的秦国尽管气喘吁吁,但是仍然很强大,犹在赵国之上。其次是地利,如果上党郡落入秦国之手,那么秦国就能俯瞰赵国,那时即便赵国想要动手,进攻高地,消耗很大,而且秦国的兵员,补给还在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那时形势将极为凶险。而拿下上党郡,进可待楚地暴乱,秦国分兵镇压之时进攻,退可据守一方,实在是上上策。所以,上党郡必须拿下。最后是人和,如果秦国要在上党郡打的话,那么常规来说,必然要从楚地调兵,即便从本国调兵,路途遥远,对方是疲惫之师,而我方是精锐之师,以现有兵力估计,数量对等,如若一战,赵军可胜。
所以,在目送赵国一流将领廉颇率兵进军上党郡的时候,在赵国国君心中,胜利的把握,至少七八成。
赵国必胜,只要兵力对等!
只要兵力对等。
秦国也知道,丢失了上党郡,自己就时时刻刻处在赵国的威胁之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果要战,战则必胜;如若不胜,不仅之前占领的土地要如数吐出来,自己亦危如累卵!
必须胜利,不管用什么办法!
所以,对于赵国进军上党郡,秦国的反应是强烈的:立刻发兵50万进军上党郡。而这,几乎是秦国的极限,也是超过赵国想象的极限。
一场血雨腥风。廉颇的一次决断。
50万对20万,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死战到底,胜算渺茫,即便胜利,也是残胜,秦国的攻势可以化解,其他国家的呢?赵国不像秦国,有山川之险,可以放手一搏。
既然不能硬战,只能智取。
50万人的补给是庞大的,维持这样一支军队迟早会拖垮秦国。只要补给收紧,秦国自然退兵,到时候只要秦军一出差错,便可追击,击垮敌军。而加剧补给难度的办法,就是让秦军拉长战线。
所以,廉颇选择了撤退,固守,准备拖垮秦国。
二战时,苏联也采用了相同的战略,让冬将军摧毁了德国的补给线,让敌人在最苦难的情况下进攻。
可惜,赵国不是苏联。因为苏联的背后,站着一个源源不断输送补给的美国。
补给紧缺的,不止有秦国。赵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双方都互相绷着,谁先破产谁先输,输的人失去一切,赢家通吃。
平静之下,暗潮涌动。
最先坐不住的是赵王。国力实在是差太远了,再这么下去,粮食根本不够,到时候,外患未除,内患又起,国将不国。而秦国,虽然比赵国略微好一点,但还是有极大的压力。如果赵国坚守不出,即便秦国动用举国之力,也不能吃下赵国,恐怕还要被反杀。为今之计,只有跳动赵王主动出击。
就这样,秦国不断挑衅赵国,而赵国则数着自己的余粮,像一只老乌龟一样沉住气。终于,赵王憋不住了,下决心一波推吧。
于是,长平之战登场了。
对于赵王来说,既然要打,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兵源,二是将领。增兵的数量,以现有的秦军数量为目标进行计算,而将领,必须是一个愿意冒险一战的将领。最终,赵王选择了赵括。
赵括是一个正确的将领,但不是一个超一流的将领,如果是普通战争,面对平庸的对手,赵括有很大机会能够取胜。但是面对白起这种超一流的将领,又肩负起必须进攻的责任,那胜利就变得艰难了。
尤其是在不知道对方将领是白起的情况下。
当然,赵国不知道的事情还有,为了赢下这关乎国运的一战,秦王已经决定,把秦国的国力使用到极限。他又征发士兵民夫,投入到这个绞肉机中。
对双方来说,这一战,只能胜!
我不知道赵括出征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是兴奋,还是害怕,还是茫然。
不论他当时的心情如何,战争的结局都不会改变。他还是会失败,白起还是会坑杀投降的赵军,赵国还是会走向衰亡。
剩下的问题是,白起为什么要屠杀。
其实原因很现实,很残酷。因为没有粮食了。负担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已经是秦国的极限了,秦国已经无力再负担另一支。而又不能让这些人回归赵国。
只能让他们消失了。
那,为什么不吞并赵国,让这些人在赵国耕地呢?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秦国已经快累趴了,而赵国犹有可战之力,纵使能吞下赵国,也无法管理好赵国,反而会把自己撑死。
而经历此战,赵国实际上已经死去了。
大势已定。
弱国,是永远无法单独战胜强国的;精明如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要赢,还是要靠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