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很多人应该看过,他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父母的吼叫殴打式管教与老师的耐心有爱有针对性的教育形成鲜明的冲击,最后小男孩成功的结果充分证明了老师的教育才是适合他的,或者说至少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吼叫对他有害无用。
其实这个通病,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难以避免。当然,在心平气和理性当道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父母都会认为对孩子大吼大叫并不是最好的管束方法,甚至也有很多家长过后觉得很自责、很愧疚,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只有解剖麻雀,对症施药,才能药到病除。
1.时代的快节奏造成的耐心缺乏。当前是一个信息泛滥爆炸的年代,活在当下,也不可避免的会被世俗所传染,每天人们都在着急赶路,都乐于敢为人先、充当排头,没有等待的耐心,心情自然也就被焦躁充斥,每天持续着这种紧张的状态,调节不及时就会轻易带回家,这时,一旦孩子有一些一而再的不随你意,这种情绪顺其自然的就爆发出来了,于是乎,吼叫就成了你的发泄利器,只是孩子被可怜的当成了靶子。
2.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对于中国父母来说再普遍不过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市场从古至今一直都很热闹,父母们觉得孩子太小,经历缺乏,自己也是真心为孩子好,从不吝啬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宝贵经验,为孩子的前途真是磨破了嘴、操碎了心,主观上坚定的认为,我的想法和做法才是对的,孩子们必须跟着我的脚步一路走下去,偏离了也会第一时间强行拉回来,一旦孩子们有意见、有反抗,父母们就会患得患失,认为孩子不孝,不理解体谅他们,辜负了他们的那份真爱,于是乎,爱就转成了愤怒的吼叫,为最后的强加垂死挣扎。殊不知,适当的放手才是彼此的解脱,互相尊重与信任才是和谐健康,才会真的拥有幸福获得感。
3.源于对父母的盲目效仿。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的父母,他们小时候多数也是这么过来的,这种教育方法可能已经在骨子里根深蒂固,每当情景重现,自然而然的就释放出来了。甚至有的父母会坚信,自己成功就是这样造就的,既然有成功实践,那就应该传承下去。而我认为,应该将心比心,换个角度,想想当年的你,问问儿时的心,如果自己曾经受过伤,那请你不要再往下延续,毕竟伤害不是你爱的本意。
4.来自孩子的叛逆催化。叛逆是孩子的一个显著标签,但凡事都有个度,有的孩子叛逆一旦过头了,这时候就需要及时的醍醐灌顶,打是疼骂是爱也有它存在的必要,在适当的时候合适的地点吼两声,也许会让孩子悬崖勒马,起到不可思议的作用。有时对孩子吼叫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关键你要掌控好自己,稳得住局面。
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爱可以是静态,也可以是动态,但绝不能是病态。掐指算一算,其实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光非常短暂,因此请让理智掌舵,绕过暴力沟通的水域,同频共振,一起走,好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