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缘起
几年前我刚入职的时候,就有个将要退休的办公室老师跟我说,在高校发展,其他都是不那么确定的,但是评个职称这件事是你能自己把握的。
在高校蹉跎了这么多年,经历过投稿被拒,经历过申请被拒,经历过岗位调动,经历过被繁琐的工作包围,我在想,既然我现在还是没有离开这个岗位,那就还是要对自己有一些要求。
至少,发点高质量的文章,把职称评了吧。
目前,我离可以申请副高还有2年的时间,课题缺一个,文章缺三篇。如果用心、投入地做一做,还是可以赶在2020年的时候把课题和文章都凑齐了的。
考虑到文章发表周期和课题完成周期,比较靠谱的做法是,明年5月之前先发1-2篇核心,同时明年申请一个省级以上的课题,并且在2019-2020年度再发1-2篇C刊,C刊也可用作结题。这样的时间安排是相对紧凑的,也是对我来说最好的。
需要考虑到的现实挑战是:(1)2019年1月娃就会出来,前面半年几乎没有时间写作,之后工作和照顾孩子需要兼顾,应该会很辛苦。(2)2019.9-2020.7要做就业工作,工作量会很大。
因此,抓紧2018年剩余的时间把文章写了,发了,是眼下对我来说最靠谱的选择了。
1.我的目标
2018年5月前,正式发表一篇核心论文,并有一篇论文处在发表中。
2.我的计划
(1)期刊选择:a.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b.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文章类型:一篇理论研究,一篇实证研究
(3)文章主题:心理学相关or咨询相关。搜索中,10月30号之前确定,2个,一个用于写综述,一个用于实证研究。
(4)第一篇写作进度:
a文献综述:2-3天;b分析:2-3天;结论:2-3天;期刊其他部分2-3天,合计10天写完一篇。
11月20号之前完成初稿。
(5)投稿进度:先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根据反馈修改,或者一个月后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争取在2019年5月前发表。同步开始第二篇实证研究的写作和数据收集。
(6)第二篇进度:
11月下旬收集完数据,并开始跑数据。
争取12月初开始写作第二篇文章,并于12月20号之前投出去。
3.可能的困难
(1)研究选题:概念化和量表选择,需要根据阅读的文献和自己的兴趣以及后续研究的想法来确定。多花时间读文献确定想法。
(2)数据收集:能否收到足够的数量,怎么定义“足够”?心中是否有谱?
(3)数据分析:需要用到中介效应分析,是否掌握SPSS等分析软件的使用?是否需要学习?
(4)文章撰写: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建议,结论,每一部分都要写得详细且专业。
(5)投稿:可能石沉大海,打击信心。可能退修无数次。是否准备好在这个阶段开始下一阶段的写作?
(6)此外还有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因为12月底1月初小孩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的身心挑战都更大,因此最好能在12月底之前将两篇文章投出。2018年工作相对轻松,且有搭档,可以适当减少投入。
4.其他思路
(1)根据已有收集的数据和发表的文章,修改一下,重新变成一篇有意义的文章投稿。
评论:不好,已经有论文发表,可能会涉及到查重的过程,但可以用这个数据来学习SPSS等软件操作。
(2)根据文献综述,写一个课题申请书,投省级课题
评论:根据第一篇文章写作的时间来,时间可能有点紧张,看情况,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