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国家,高强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剧变导致人们出现心理适应困难和各种心身症状,各大中城市因心理疾患(或心理问题)而寻求心理医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心理健康”、“抑郁症”、“焦虑症”等名词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熟知的词汇。人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创伤”也成为了一个抢眼的电影主题。
然而,当人们开始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开始寻求专家的帮助去面对的时候,就会遇到如何寻找合格心理医生的问题,很多“资深”的求助者在这个问题上都有深刻的体会:寻找一个能治好心病的心理医生恐怕比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还要困难!
“心理医生”是老百姓通俗的叫法。在行业内,有几种人属于“心理医生”的范围:心理咨询师(counselor)、心理治疗师(psychother-apist)、临床心理学家(clinicalpsycholo-gist)以及一部分受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专业训练的社工人员(social worker)和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
心理咨询师: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心理问题较轻的人,特别是不构成心理疾病诊断的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在婚恋、学习或工作、社交上遇到的一些情绪困扰。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心理咨询师在非医疗机构执业,《精神卫生法》出台后,心理咨询师不能对来访者进行精神科诊断和从事所谓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师: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心理问题较重但不是精神病的人,特别是已经构成一些心理疾患诊断的人,比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这些疾病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能觉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并愿意寻求专业帮助。在中国大陆的“心理治疗师”一般在医院心理科工作,但是目前在卫生系统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设定,心理治疗师属于卫生系统的“技师”系列,与放射科技师类似。
临床心理学家:一般具有心理治疗的能力,同时做一些相关领域的科研,他们通常在高校从事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病理学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一些接受过系统心理治疗专业训练的医学心理学的教师也属于此类。
精神科医生:主要对严重的精神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进行药物治疗,他们其中较少的一部分同时接受过系统心理治疗专业训练,因此在精神专科门诊也从事心理治疗(受过严格心理治疗专业训练的精神科医生一般不给自己的心理治疗患者开药或者会让其他精神科同事给同一个患者开药,严格区分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的角色)。
补工人员:是做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专业人员,在美国,家庭和婚姻心理咨询是起源于社工人员的。在中国大陆,接受过系统心理治疗专业训练的社工人员很少,一般分布在一些较好的社会团体、民政系统或非政府组织。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这些“专家”如何介绍自己,只有受过专门的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人员才可以算做是“心理医生”。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