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工作笔记其实是一个有帮助的习惯。在现服务的创业公司中观察了一下,勤于做笔记的只有两个人——两位合伙人,无疑他们两位也是工作中能力最强,思路最清晰的。其中一位也分管人力资源,过往有过10余年的组织人力资源咨询和个人辅导与咨询的经验。私下跟他交流的时候,了解到他每一次的咨询都会有详细的案例记录和分析,同时虽然已年近50,依然每天都会做工作反思的笔记。他的B5大小案例笔记本已写满至少8本。虽然看似一个小习惯,但是相信这是他成长路径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作为下属,加入公司公司以来也跟随老板养成了这个习惯哈,满一周年的时候数了下做过的笔记有306页,慢慢养成了一套工作笔记的套路,也觉得收获很大。从两个方面分享一下进入职场后记笔记的价值:
工作思路整理及降低多任务下的思考压力
作为一位创业公司的小HR,经常处于多任务压力之下——招聘、入职培训与管理、培训管理、部门协调、薪酬福利,甚至有一次公司所有销售都出差了还要跑一波业务……如果按照过往的工作方法,同时在头脑里处理所有的事情,总会觉得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工作,担心遗漏任何信息或者新的点子。
现在的习惯是针对每一件事情,如果需要涉及到规划且有一定复杂程度,都会把思路呈现于纸面。比如对于新员工访谈,会提前思考好其当下面临的问题(工作目标不清晰、团队融入困难、多任务不知道重心且上级沟通不当等),要如何开展面谈,提什么样的问题,访谈目标是什么,并落于书面。有了这一波操作之后的感受是,任务虽然繁多,但是变得更加区块化,就像有了很多的小抽屉,关于这个事情或者项目的所有信息都往里面放,而不是所有都拧成一团。而且思考好落于书面会有一种踏实感,不用再反反复复去惦记着这个事情,能在做其他工作时更加专注。
逻辑能力的锻炼
职场当中免不了做各种各样的汇报,项目提案、书面的或当面的各类总结。很多小伙伴经常存在的一个通病是大而全,叙述的逻辑比较混乱且没有重点。最记得一位销售同事,与老板的沟通中经常性被打断,逐渐都不太敢向老板提出自己意见和看法。但是在私下沟通的时候,发现她其实对于销售当中碰到的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只是在叙述观点时抓不住重点。日理万机的上级自然也就没有耐心与其交流。
我们每个人在平日接触的信息都很多,各类订阅号的文章、讲座、培训……但是针对这些内容仅浮光掠影,记忆的效率会很低。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记笔记这一步骤,能很好的提高记忆的效率,同时锻炼逻辑的能力。当然,这里指的笔记不仅仅是逐字逐句、原样照抄地落于纸面,而是要加入自己的理解,以及逻辑的处理,更加精炼地记录下来。记得跟一位社科院的小伙伴交流过做笔记的方法,她的老师在指导她们阅读历史著作的时候,不仅要理解作者的结论,更要思考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通过怎样的论述和推导得到结论。(关于笔记方法,推荐阅读《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笔记思路与模板,简明易行)
一方面,学习他人是如何思考的,也能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其二,做笔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练习输出的过程。个人的体会是在这样的反复练习中,逻辑能力自然会逐渐得到提升。在与人沟通交流时,更加容易能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越来越觉得这是职场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