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智识的生产技术》第三章(1969年,梅棹忠夫 )
01卡片大法
《智识的生产技术》一书写于1969年,作者梅棹忠夫(当年)发现人们对于各个专业领域内那些高不可攀的特殊技术都不厌其烦的议来论去,但对于那些普通、每个研究者都应该牢固掌握的通用技术反而视而不见。
遗憾的是,这个“发现”即使放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不过时。为了提醒人们对智识的生产技术之重视,作者根据自身几十年智识生产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汇总,试图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智识生产技术。
在作者汇总的一系列智识生产技术中,我最中意【卡片系统】的使用。p.s.开智学堂的阳志平老师也一直推荐我们使用卡片大法。
自我听闻‘卡片大法’起就一直想践行,受限于许多的细小的实践障碍(其实就是懒),未能落实。此文的目的,望能借助二读此书,理顺思路,提炼实践操作细节,一点一点打通实践障碍。
02 纸质卡片怎么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践行卡片大法之前,首先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完美卡片。
梅棹忠夫经过自己多年实践摸索,自制了【京大型卡片】。
我在亚马逊和淘宝均未能查找到【京大型卡片】。这正好也触发了我的思考,也许可以设计一款适合自己的【Lucky Card】?以下先提炼作者为自己设计卡片时的考量点,并参考其关键参数,为我所用。
【京大型卡片】
大小:B6(125×176 mm)约巴掌大小
厚度与柔韧度:使用两根手指捏着卡片的边角,将卡片竖立起来,卡片基本上能够直立不倒,这样的纸就合格了。作者选用的是105g 的图画纸。
分隔行线:此为个人偏好问题。作者印上了浅蓝色行线。分割线的间距约1厘米宽。
卡片反面空白;原则上单面书写;卡片随身携带。
参考【京大型卡片】,我对【Lucky Card】的设想如下:
大小:可考虑用半张A4纸代替,这样方便打印(打印后将A4纸剪成两张卡片)。半张 A4 (210×297 mm)= 148×210 mm;长、宽均比【京大型卡片】多约2cm,差别不大,个人感觉可行。
厚度:A4纸厚度有70g,80g,110g,200g,估计110g的纸张厚度合适。我买了120g的彩纸,准备直接打印试试。
字体?
其余均可参考作者。
电子卡片怎么设计?
03 怎么使用卡片?
A:为了忘却而书写
卡片书写基本原则:卡片是为了忘却而书写的。
即,我们在书写卡片的时候,要本着忘却的前提条件来进行。尽可能不依赖自己的记忆。
卡片一定要一丝不苟地携程完完整整的文章,让别人看起来也能够一目了然。按照写短小论文的要求。要知道卡片不是便条。
再简短的论文也要加上标题。在卡片的顶上一栏写标题,检索起来就十分方便。标题不如选取所记载内容中的一行文字更加直截了当。
B:一卡一事 原则
一张卡片记载一件事情,这一原则及其重要。
问题在于,什么才算是“一件事情”?此乃成败关键。这一点,除了凭借实践经验以外,别无他法可借用。
C:分类不是目的,将卡片盘活
制成卡片的目的并不是要讲知识加以分类、存储。必须将卡片盘活、用好;即操作卡片,进行智识生产。
可操作乃是卡片的一大特点。在操作卡片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是重新组合。将知识与知识翻来覆去进行多方组合。或者翻来覆去进行多方排列。这样一来往往就会发现,乍看似乎风马牛毫不相及的卡片与卡片之间竟然存在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千丝万缕联系。届时,我们要当即将这一新的发现写成新的卡片。
与其说卡片是一种积累装置倒不如说卡片是一种创新装置。
某种意义上说,卡片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将人们肉眼难易辨认的脑细胞功能,展示在人们眼前。或者说,它是要通过人们肉眼可以辨认的形式,在人体外部操作,助推人民在脑海里进行作业。
D:卡片应该怎么分类?不要让卡片窒息而死。
如上所述原因,我们大可不必对它的分类方法神经过敏,忧心忡忡。其实,确定分类方法,本身就是在自己的思想上画出框框,定下调子。
一旦将卡片扔给严丝合缝、密不透风的分类体系之中,那些卡片往往会石沉大海,窒息而死。卡片分类还是稍安勿躁为好。
我们并不是要按照知识的客观内容进行分类,严格地讲,我们更应该按照自己对于主体的关心程度进行分类才行。
不妨开列一些“未经整理”、“有待确定”等项目。将卡片暂时存放其中就好了。这些未经整理的卡片才是产生新颖创造的源泉。
卡片的分类并不重要,适当分类即可,反反复复地翻阅卡片才是至关重要的。
卡片方法真是一种再现历史的技术,一种变时间为物质的技术。
E:对卡片的批评
工具毕竟是工具。工具乃是为人所用的,如果反过来人为工具所用,被工具牵着鼻子走,那就成为一个悲剧了。
如果不熟悉使用方法,效果就无从谈起。不能只看到工具的形状,只看到一点皮毛就不屑一顾。极其简单的工具们只要使用日久,得心应手,也能发挥大的作用。
卡片的缺点:其一就是,卡片很难与其它文件资料一起,存放于“一个卷宗”里。另外,随着卡片数量越来越多,体积与重量不可小视,会有点麻烦。
卡片如果不能常年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会收效甚微。这是一个累积效应问题,如果只是一时兴起,搞一阵子,恐怕连自己在干什么都还没弄清楚,就已开始厌烦,打退堂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