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节奏加快,欲望急速膨胀的年代,能有金刚不坏之身,躲避世间的风霜雨雪,还能拥有朗朗清心,那真是心理足够强大之人。不经事儿,不知道自己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不经事儿,不知道自己的心理压强能承受多大。每个人,只要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都会在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段时间内,存在多多少少的心理障碍,也会产生大小不一,程度不一的心理疾病。其实,心理病症就像人得了感冒发烧一样,轻的,可以抗抗就过去了,外人不足以察觉,重的,就去积极治疗,像人生理上生病一样,是可以治愈的,除非是得了类似于生理上的绝症一样的心理疾病,那是常年累月的折磨。本来嘛,生存就是向着死亡的进发。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病痛,都是死亡派来投石问路的先锋。如何面对它们的联手围剿,是人生有大课题。
按世俗的眼光,我们是羞于启齿自己的心理病患的,因为一旦论定为有心理疾病,那就意味着我们通常会隐讳地说:“谁谁得了精神病”。据网络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有1人是精神疾病患者,每100个人中,有1人是重症精神病人。为什么我们好象感觉身边没有那么多的病人?那是因为我们的精神障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比如说像抑郁、焦虑、强迫,甚至于失眠、酒依赖,这些都是1.7亿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以你不认为他们是精神障碍的患者,但症状可能够,但是他们一直没有看病或者就诊。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咱们国家失眠的人大概有3亿多人,但是到失眠症就少了。所以大概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平时印象当中可能认为那1%是精神障碍患者,因为他可能伤害自己,他可能出现一些反常的、暴躁的一种行为,他甚至于情感完全失控,严重的时候可能会肇事、肇祸,我们可能会把这样的人认为是精神障碍患者,但这只是精神障碍患者中1%。只有大病情非常严重或者病情比较复杂,或者对自身或者对社会有一些危害才能住院。
在《毕淑敏医学心理小说精荟》中,讲述了12个故事,有医者、有患者,有常人难以理解的心理疾病,有凡人难以承受的病痛。我是第一次有意识地阅读此类书籍,它带给我的触动是惊恐、叹息、感动,最后,细思之下,翻江倒海的接受。
第一个故事是“白杨木鼻子”,这是以一个年轻外科医生视角讲述的一个患者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小茶,她的老公老姜是个木匠。不知是出于政治原因还是经济原因,年轻貌美的小茶嫁给了丑陋的老姜。老姜夜以继日地为人打家俱,为小茶添置许多衣物,小茶却不愿意为老姜添一个孩子,终于有一天,当老姜外出而归的时候,看到一个高大俊俏的小伙子,正在吻小茶鼻子上的那颗痣 ,于是,他就..........老姜说:”没有鼻子的女人,比老母猪还要丑,别人不要,我不嫌“。.是的,“我”是个年轻的外科医生,在一个深夜急诊,和教授接诊了这个被削掉鼻子的小茶,这一次老姜带来了被削掉的鼻子,医术精湛的教授为她成功再植上了鼻子,可以说天衣无缝。小茶出院了,复查时间到了,她也没有再来。有人说,她的鼻子长得很好,同老姜也过得可以,只是还是没有孩子。“我”想着只有哪天到小茶家去一趟了。“我”一定要看看那个刨刀,用手指试试它的锋利程度。
这件事一直拖延着,直到又一个深夜值班,楼道时突然想起急骤的跑步声。医院里是不可以随便跑的,尤其是深夜,除非有了极危重的病人。急诊室里坐着一对男女,女人戴着大口罩,面目表情不清,端然坐着,双手顺在夹紧的两膝之间,脚尖恭顺地并在一处。那男人干瘪削瘦,眉头紧皱,两眼通红,像条被刮掉鳞的金鱼。小茶和老姜又来了。老姜很熟练地解开口罩,口罩下又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老姜定定地回应了“我”的质问,小茶像凝固的蜡像。我很愤怒,教授把伤口处理完毕,畏葸不前,面色苍白,目光焦灼,双手微微发抖,急不可待又惶恐不安,犹豫不决地问老姜“那个......我说的那个........还在吗”,然而,这次,老姜是带来了小茶的鼻子,但不是上次那样完整完好,而是被踩成了一团椭圆形的污浊的物体。我看到这段,是怒不可遏地,也是胃里阵阵翻滚,可是,小茶的脸庞在冰冷的消毒液下凝然不动。教授咆哮起来,开始气壮如牛,其后迅速萎顿下去,不得不同时对教授进行急救。小茶第二次出院,这次没有说再见,她戴着上下都很平坦的大口罩,远看像糊了一块白纸。
后来,听说小茶给姜木匠生了一个儿子,再后来,听说她依旧戴着口罩,口罩布很白,也不再那样扁平,丰满地膨隆起来,一如其下有个周正挺拔的鼻子。那是老姜给小茶用最白最细的白杨木做的。春天叶子绿了的时候,走过小茶身边的人,会闻到白杨树的清香。
”冰雪篱笆“讲的是一对男才女貌的佳偶,因为无法接受女儿的容貌,追本溯源,认为性的活动导致了男女双方基因的重组,就在潜意识里抵制夫妻生活。用自己的推理,堆积成一座冰山。最终在医学和心理辅助下,冰雪渐渐消融。
”术者“讲的是几个年轻医生之间努力成为主刀医生的故事,”紫色人形“讲的是一对新婚夫妇,在大喜的日子当夜,一个恶人点燃了他家的房檐,结果,两人烧成重伤,双方住在同一病房,怕对方心疼,所以都没有呻吟,最终两人离世,那留在垫在他们身体下面的油毡布上的“紫色人形”成了医院的故事。
”天衣无缝“里邹安其实是个被母爱善意保护着的人,她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关爱,也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回娘家的日子,母亲给她煲了一钵子的雪兔,她吃得津津有味。不久,她怀孕了,美丽的她憧憬着她即将出生的孩子,那该是集合了丈夫和她所有优点的宝贝。在一次产前检查时,听到其它产妇之间的对话,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是三瓣嘴,她突然想到吃过的雪兔,心理打了一个寒战。她相信这是迷信的说法。孩子出生了,但唇中央像峡谷一般的开裂了,暴露出粉红色的小膛和黑洞洞的咽部。邹安受到了刺激,晕厥过去。丈夫和婆波接受了这个孩子,出院后,没等同事们来看她,她迁往丈夫家坐月子。婆婆对她和孩子很好,安慰邹安,这样的孩子在乡下多得很,只要脑子聪明,是一样的。但邹安始终无法接受。认为自己生出来的是一个废品,心理原谅不了自己。孩子快半岁的时候,她回了城里的娘家,抱着孩子进了整容医院。请求医生给孩子尽快做手术,医生告诉她,要动手术,至少也得孩子18个月以后,但她已经不能再等了。医生告诉她,从理论上讲,手术是越早越好,有利于恢复得像正常孩子。但是,太早了,孩子太小,手术的麻醉风险太大。邹安央求医生,最后,医生愿意一试,但是她得写一份书面的材料 ,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与医院无关。邹安错失了挽回孩子生命的最后一次机会。她埋怨母亲给她吃了雪兔肉,其实,她不知道自己小时候就是三辨嘴,是母亲用善意的谎言和巧妙的方式,隐瞒了事情的真相,让她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太自责。孩子手术了,可是麻醉太深了,再也没有醒过来.............修补后的孩子的嘴唇,天衣无缝,曲线柔和得如同沙漠上最优美的沙丘,像极了邹安那常被人夸的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