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银河补习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父子俩人一起躺在草坪上,父亲马浩文对着儿子马飞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你看远处望去,一片碧绿,但是近处去看,你看看身边的草,颜色是不是就没有了?”。儿子马飞惊叹到:“真的唉,原来那诗是这个意思
看到这个画面的当下,我内心突然开始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我的导师一直告知我要去体验,要去体验,体验犹如一个功课一样,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但是因为时间和金钱关系,因为自我的认知不够,我在最开始导师提到这样的一个体验功课时,我记在了心理,但是实际当中却没有充分的践行起来。
但是看完《银河补习班》电影后,我才开始真正明白,体验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性!
好比看一本书,我们其实是把作者的生活或者生命的情感体验,融合到我们的生命里,但是这份收获毕竟是作者的,并不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即使是最会写的作家,也无法把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完美的用文字呈现出来,从而让读者去吸收。
因此从书中得到的成长,它是有限的,古语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要行万里路。
去生活中真实的体验,这才是我们成长的最佳捷径。
那些当下的,鲜活的,真实的生活经历,只有你用心去体验了,它才会深刻的进入到我们的生命里。
这里,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虽然她反复强调体验重要,却从不用体验后的好处来诱导我去做这个事,一切由我做主,她完全充分允许和支持我,按照我自己的生命成长轨迹来成长。
亦如我个人搬家后,新的环境,新的开始,一切陌生,在这个当下里,针对如何融入到周围环境里,我按导师的指点,我扎根生活,从家里到外面世界,把周围的一切当成一个礼物,一点一点的去体验,去感受这个新的世界。
通过这次体验,我再次开始不断成长蜕变,我开始明白,生命就是一场体验!
这个过程里,不用掺杂任何的外物,一切用我们自己的心去体会,用我们的心去感受,不需要去太在意外面的观点观念,怎么好就怎么做。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体验时,不用太在意外界的观念。
这是因为活在这个时代的你我,在生命的不断成长过程中,我们已经从父母、老师、学校、朋友、网络等等接收了太多的观念,各种各样的人生感悟和总结,但是这些观念总结,不是你我亲身体验感悟获得,从根本上看,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读书时代我们就知道的一个观念,但是直到我投身于社会工作中,我才开始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它意在告知你我,从人的本性衍生的行为模式,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没有痛下决心去修正的人,很难,所以我们不能妄想去改变别人。
就这样的一句话,通过在生活体验后,一点即通,心领神会,但是没有体验的过去,知道了也等于不知道,毫无感觉。
当然,体验除了让我们生命得到快速成长,通过体验,它还可以帮助你,快速的找到你的梦想,找到你的人生方向。
就像电影里,马飞亲眼去见证航展的演习表演,通过这份真实的现场观看体验,他确定了自己的梦想,确定了未来人生的方向。
不用大人再去多说什么,一切在体验中不言而喻。
因此,想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体验会是一个最佳的突破方式,而且非常实用简单,就是去生活中不断的体验,对什么好奇,对什么有感觉就去体验,通过不断的体验,你会找到自己生命的归属,找到人生的乐趣,找到生命的方向。
就像我自己,大学时代,对武学好奇,我就去体验,然后通过体验,我找到了自己的一个兴趣所在,圆了自己的武侠梦。毕业后,我又对生命幸福之道好奇,我主动接触幸福学院,主动去体验生命的幸福状态,通过体验,我喜欢上了这样的生命状态,幸福快乐自然流露,生活自在而美好。
这样的体验很多,每次体验也都在打破我自己的认知限制,感觉自己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可能。
思考到这里,突然想起,自古中国就有年少游学的经历,特别是中国诗词史上的巨人,像李白、杜甫、贺知章等等他们,无不是年少时代去游历,去真实的体验山川河流,如果没有这些真实的体验经历,他们又怎能写下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呢?
这种体验式的生命成长方式,自古以来就有,可惜这个传统没有在现在教学里传承下来,最佳的成长时间里,我们被知识给束缚了。
我们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所以生命成长最重要的成长方式应该是去生活当中进行真实的体验,但是处于现在社会中,大家似乎都忘了这一步,这个很值得大家反思……
借用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一边学一边去体验践行才是成长的王道。
还好如今醒悟,我去弥补这份缺陷。如今通过体验,我找到了生命的航行方向,未来我希望自己的生命,扎根在生活这个道场,去传播生命幸福文化。
生命方向不再摇摆,这是我最大的体验收获,感谢生命的馈赠。
现在,这份感悟分享给你,祝福你可以打破生命限制,跟随自己的心,去尽情的体验,找到自己,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