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又赤裸裸的离去,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我们所追求和所在意的名利、富贵、爱情、儿女等,最终都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而生命所经历的一切爱恨情仇,富贵荣辱,不过是丰富这个过程的调味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将我们每个人送到同一个地方,无论名垂千古,抑或遗臭万年,结局都是一样。尘归尘,土归土,若干年后被世人甚至家人所遗忘,淹没于时间的海洋,成为浩渺宇宙中一粒普通的微尘,进入它的另一段轮回。
生是死的开端,死是生的延续。我们来到人间,完成了在这一世的使命,终究都会离开,开始另一段新的旅程和际遇。
虽然人的一生都是命中注定,但我们依然需要不懈努力,让这一生过得高洁、善良、豁达而幸福,保持正念,向阳而生。人生就是一场梦幻泡影,我们应该认真但不执着,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古人对于人生幸福的美好祝愿,总结了五种福分: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长寿”是指命不夭折且福寿绵长;“富贵”是指钱财富足且地位尊贵;“康宁”是指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好德”是指生性仁善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痛苦,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自在的离开人间。
作为一名医生,从医生涯亲历无数生命在病魔附体、管道缠身、哭诉抱怨、悔恨愤怒以及痛苦不堪中离去,“善终”成为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人生课题。
什么是善终?善终的前提是什么?
为了有一个善终,我们这一生应该做好怎么样的准备?
能决定你是否善终的人或事有哪些?
一个人在临终时,被各种手术器械开肠破肚,身上插满管子,用呼吸机延续不可能治疗成功的生命;或者身患重疾,失去意识和思维,只能躺在医院没有生活质量的苟且延喘。这样的生命,已经毫无尊严;这样的残忍和自私,根源是生者不愿意承担失去的责任和痛苦;这样狼狈和不堪的弥留状态,相信很多人无法接受。
死亡是人生的最终归宿,善终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最好的褒奖和最美的解脱。与其痛苦的、生不如死的活着,还不如有尊严、干净、安宁的离去。
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我曾经对于亲人的离世感到痛苦不堪,无法释怀。对于自己必将面临的死亡也充满恐惧,担心无法按自己的心愿,毫无尊严的死去。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缓和医疗、安宁陪护,临终关怀已经拨云见日,深圳成为全国首位实现“生前预嘱”立法的城市。条例规定:如果病人做了预嘱“不做无畏的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
虽然死亡貌似离我还很遥远,但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我们能做的,首先是珍惜当下,然后要未雨绸缪,早日立下生前预嘱,当意外或无常来临,出现意识不清时,也能自己决定生命终结的方式。我将会提前告知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一.如果因为疾病或意外等无常使我失去判断力(昏迷或痴呆),不能表达自己对治疗的意见,请在以下情况放弃对我的抢救和治疗,而仅给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我安静的离去。
(1)脑死亡;(2)植物状态;(3)即使抢救能存活,但生存质量极低,如智力减退,生活不能自理等;(4)任何恶性肿瘤。
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动手术,不要送进ICU,不要过度抢救,不要心脏复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通气,不插鼻饲胃管或肠管。
二.我不希望在医院或其它地方,我希望最好在自己家里,无痛苦、有尊严、洁净安详的死去。
三.我死后,不要哭泣吵闹,一切丧事从简,不开追思会,不宴宾客,禁止杀生,将骨灰撒入大海,回归自然。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逃不过的宿命,深知医学的局限,深知疾病或过度治疗带来的摧残和折磨。我希望在生命行将结束之时,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尽可能以一种惬意舒适的状态,享受人生的最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