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宝贝今年五岁,刚过完四周岁的生日,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能闹,整天上蹿下跳的,家里就像多了只小猴子。儿子的性格活泼好动,而且特别喜欢表达自己,整天小嘴巴没有停的时候。我和孩子的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自己带儿子,他从小就在奶奶家长大,直到儿子上学的时候才真正的回到我们的身边。这个时候的儿子还很懵懂,但是很多习惯和性格就已经养成了。儿子的适应能力特别的强,只要放在陌生的环境中他很快就能适应。也许是因为以前总是不在儿子的身边,所以总觉得亏欠了儿子很多,我能给予的就是加倍的陪伴和教育。但是渐渐的跟同龄的孩子相比,儿子的自理能力就相对薄弱,直到现在儿子都不会蹲着拉粑粑,因为家里长期有坐便器,所以我也没有意识到,直到孩子上了学,才知道不会蹲着的儿子上学解决排便问题有多费劲。还有一个就是儿子在家都不会自己穿衣服,总是等待着大人的“伺候”。我读过很多关于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也是迷茫和不断的尝试教育中。
在单位我是一名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刚开始接触他们的时候就觉得他们比儿子真的是懂事好多。我们班级中有35名学生,每个学生的也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个家庭的缩影。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完全就是一个家真实情况的写照。有的孩子内向但是认真、有的孩子外向但总是随口骂人、有的孩子侃侃而谈、有的孩子在课上局促不安、有的孩子在课上根本坐不住,但是有的孩子会认真的倾听一节课。我想我儿子在学校的时候,他的老师也看到了我的家庭。因为是同行,所以特别理解他们。因为班级中的孩子多,所以无法把阳光照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孩子,哪怕老师的镜头里只有孩子的一个背影,我们都会欢呼雀跃。相反的,如果没有,真的是觉得特别的遗憾。在老师的关怀中,我们总是期盼老师多关心自己的孩子一点,因为这只是作为父母的一份期盼而已。所以作为老师,我也能特别理解家长的心情,我们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我会用心的去教育好学生,用我的阳光去普照着每一个学生。
因为我是老师也是妈妈,所以我知道每一位家长的难处;因为我是妈妈也是老师,所以我知道孩子在自己的眼中是最好的。我只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妈妈,我都会尽量的去完美诠释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