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见过焰火杂技耍的这么溜的歪果仁
昨晚受邀与朋友一同前往一个为满月而生的火把杂技。朋友说这个民间活动已是第十年举办了,我们也可以借这个计划练习联系光绘摄影。晚上7点半,乘着公车来沿着布里斯班河岸走了约莫四五分钟,就来到了市中心对岸的奥尔莱公园(Orleign Park)。现场十分热闹,河边并排的两个亭子已经坐满了人。有些激情的小伙子甚至还攀爬到亭子上,也有些相对休闲的观众簇拥着在草地围作一圈席地而坐或是在野炊布撑着肘子躺起来。
火把杂技表演者就在草地中央区域,伴随着富有节奏的鼓声与吉他,游刃有余的搞着杂技。那种效果怎么说,好像在看孙悟空耍着两头烧着的金箍棒,抑或是周杰伦耍着两头烧着的双截棍,音乐进行到高潮时表演人还会走近观众区来一个现场吞火,接着豪爽拿起一边的威士忌,喝一口,吧唧接上一个忽然的喷火。一股浓烈的柴油味时不时扑面而来。但是说实话这种效果被澳洲本地人表演出来时,我惊讶不已。脑海里都琢磨着,中国的凡士林会不会在这里很畅销,双截棍是不是可以建立个海外门派,我大中华的民间艺人们,有人要抢饭碗了抢饭碗了(锣鼓当当当。
这些杂技艺人也是好大胆,现场大概十来个表演者,只有一个戴了护目镜,女生基本都穿着超短裤了,有个奇葩的一遍叼着根细细的女士香烟,一遍高速得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观众当然也是可以在外围草地参与的,但是只是长长的荧光棒子。
十年的满月仪式的背后原来是……
不过这些家伙怎么能坚持十年办这个活动呢?一定有一种精神或者宗教信仰在支撑着。可是从前也没听说哪个宗教对火和满月有这种敬畏。
我寻思着,这氛围好熟悉老是让人想起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那种自由和惬意。浑身一个激灵,联想到眼前的表演者各种麻布料衣服剪裁,不修边幅的长头发与络腮胡子。于是偷偷摸摸蹭到背后打鼓打累了的鼓手边上,和他唠唠嗑。假装感慨这活动真有意思阿,听说你们办了有十年历史了。鼓手说是阿满月的时候我们都会进行这种精神仪式。传说中满月会使人行为乖张,独立于本我之外,在黑暗中尽兴的跳舞。我附和着点头直说鹅麻醒儿(amazing棒极了),这活动让人觉得有点嬉皮士氛围。鼓手一个振奋说,他们就是嬉皮士阿。我当时就被自己的机智感动了,此处感慨省略一万字。
原来我们误入了布里斯班嬉皮士的满月仪式,贡献一张活动海报大家感受一下。
可是我还很疑惑,每个月都有满月,为什么一定挑在3月份举行呢?
于是万能的搜索引擎科普时间来了。3月23日晚8点发生天秤座半影月食,也是个精确的满月。
焰火杂技从头到尾都很有序,大家也只是为偶尔惊艳的特技呼声鼓掌。没有人在干奇怪的事情也没有酒精。
活动进行到晚上10点,但是我和朋友9点左右就撤了,在公交车站还见到三个澳洲姑娘也是刚看完杂技表演预备搭车去市中心的酒吧续场。她们一边高声唱和,一边让我们猜她们分别从哪个时代来。我一眼猜出最小个的女生是典型的嬉皮士女生打扮,麻料灰黄色花裙,额头上戴着一圈花。另外两个实在猜不出,后来才知道她们分别在cosplay上世界80年代和90年代的穿衣风格。
新嬉皮士与文艺青年
21世纪的嬉皮士虽然保留了一些19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观点,比如他们也强调自由,穿环保的衣服,做他们想要做的事,但是少了很多政治性。
而服饰上的一脉相承——时装的须边、喇叭裤腿、灰调饰品、民族情调、刻意营造的“自然”味道、富有70年代特色的上紧下松的造型——仍能让人一眼看出他们的群体特性。修饰整齐的新嬉皮士依旧掩藏不住骨子里的奢华和享乐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新嬉皮士不再那么激烈过度,不再那么放浪形骸,也不再那么公开地提倡同性恋和吸毒,“爱与和平”的口号成了一种内心的信念。
维基百科上提出“文艺青年”,在21世纪后用法发生变化,也指“拒绝随大流,标志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与品味的青年”,有时在英文中被译成“hipster",也有的观点认为这些“文艺青年”是”中国的嬉皮士“。
在大学时蹭过一门音乐和社会发展史的选修课。第一周的文献阅读印象尤其深刻,里面提到一个“异化”和“同化”的观点。大体意思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总是会有标新立异、具有抗争叛逆精神的人出现,这些人群因为当时社会的矛盾激化常常能吸引一大群人追随。而社会统治者为了压制这股“逆流”,采用的方法不是一味打击,而是“顺应”。怎么说,就是会有一群人主动宣传这种风气,帮助少数人建立“偶像”形象,同时生产衍生品等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个群体。如此一来,少数群体变成多数,而异类的观点在社会的洪流下也会为了保留住现有的粉丝基础选择符合更多元更包容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观点,“异化”到“同化”的转变过程完成。我以为,嬉皮士文化的演变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参考:
http://www.twwiki.com/wiki/%E6%96%B0%E5%AC%89%E7%9A%AE%E5%A3%AB
http://zh.wikihow.com/%E6%88%90%E4%B8%BA%E4%B8%80%E4%B8%AA%E5%AC%89%E7%9A%AE%E5%A3%AB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8%97%9D%E9%9D%92%E5%B9%B4
http://www.theatlantic.com/international/archive/2012/11/china-has-hipsters-too/26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