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但是,就是为了不受父母支配而做。故意做。要通过父母反对的吸烟、喝酒啊等宣示自己的主权。由于在父母那儿得不到认可,可能会使得这样的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得同伴的支持和赞许。
艾瑞克森说,他“宁可成为一个无名小卒,或者成为臭名昭著的大人物,或者成为某个的确已经死了的人——总之,它们是经过自由选择的角色——而不愿意成为一个不太象样的人”。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的蛊惑,为了让他们认可自己,去做一些反社会的事儿,最终走上罪犯的道路。
三是认同混乱。这样的孩子内心世界有很多的混乱,不认可自己,不接纳自己,也不能够客观看待自己,所以不断向外寻求认同来巩固自我。必须要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来证实自己确定自己的价值。因为没有一个稳定的自我,这种人做事谨小慎微,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很容易受外界暗示,会活得很累,情绪起伏也很大,不知道自己是谁,时常变换角色,在人际交往中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认同混乱的孩子,主要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不认可,总是打击孩子、否定孩子。这样的孩子心理发育迟迟不能够成熟,当受到批评时,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不能客观的分析自己。有些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自我觉察找到自我,最终达成自我认同。有些人则终生都处于一种混乱中,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
四是认同达成。能够达成自我认同的孩子,就是那种看起来阳光、自信、笃定的孩子。他们接纳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点,知道自己未来会去从事自己喜爱和擅长的工作。知道自己要什么,会要什么样的伴侣,未来想有一种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它在将来的生活中会有调整,但是是基于自我认可和自我了解基础上,与外界碰撞之后的调节,而不是自我冲突和自我矛盾下的调整。认同达成孩子的父母,鼓励孩子对自己的事情做出决定,他们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也给出自己的意见但不强迫孩子接受,大量的案例研究发现,这样的孩子比其他三类孩子更成熟,社交能力也更好。
中国的孩子,由于父母管得多、控制比较严,处于认同早闭和认同混乱的孩子比较多。所以,这个阶段的父母对待孩子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尊重、信任、放手,让他自己去思考、整合、调整,不要总是担心,不要总想着孩子不管可不行,青春期是父母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整合自己的时期。否则,孩子要么变得毫无主见、没有活力,要么彻底背叛、要么终生在一种混乱状态中。我们要做的是关注、支持、陪伴,在他需要的时候扶一把,在他难受得时候抱抱他,共情他,安慰他,告诉他,妈妈一直都在。让他自己去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并最终成为他自己。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对于游戏、早恋等青春期典型问题的具体分析中从各个角度告诉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完成自我认同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