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窃喜当下最喜欢做的一件事,竟然是小时候无比痛恨的作文。
天意弄人,更多是造化。
因为害怕。害怕岁月悄悄填平大脑皮层的沟回,将来人未老却已说不清话;你还记得我,我却一片木然。想起杨绛先生90岁开始翻译柏拉图的《裴多篇》后狂喜,也许写作是思维的长效玻尿酸。
因为文艺。痴醉音乐的旋律,奢侈的满足感却无法转换成文字,如高空堰塞湖撑裂胸腔。循环《沸腾的生活》我只会在晨雾中感动,听萨顶顶的《左手指月》,我只会说高音一层层推高......描述能力Low穿透地球。
因为功利。如咪蒙的一个书名《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完美,本身就不能没有缺陷的位置。有点功利心,人性闪亮,人生圆满。因为互联网,只要你会写,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
不下20个理由,支撑着我圆码字的梦,而参加《21天写作训练营》只有2个理由。
一个假理由。
因为,我加入的是《青橙学院》终身成长,“21天”是必经之路。
其实,后面的“28天进阶”才是我决定成为“青橙”一员的主打缘由,它的重点是如何写“书评”。只要你会写书评,财富追着你跑,这点我确信无疑,寄托无限希望。
“21天”开营已经3天,感受如何?用一句话来表述:
以后只要有复训,我都会参加,风雨无阻!
认识弘丹老师,只缘一本叫做《从零开始学写作丨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上周在某宝剁手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发现里面有“自由写作”,惊喜中顺手就淘了。
周一收到拆包翻阅,立即开练。早上15分钟手写400字,下午15分钟敲键盘700字。第二天下午码了一半,突然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了闸一样扑腾。
什么也不用说了,报名吧!
另一个,真理由。
3年前阴差阳错地接触了文案,直到今年遇到商学,才明白什么是文案。从此,一个很私人的模型在脑子烙了一个三角形:商学-文案-写作。
感觉进化得太快,似乎这就是自己今生再也绕不开的话题了。
没想到三个庞大的体系,把已经过去大半的2018搞成一团麻,似乎清楚怎么做,却不知道线头在哪里?
很庆幸,搭上了“21天”这艘船,要做的变得简单了!
让自由写作成为最基本的事情,它能保证自己每天至少1100字的输出,基本的量有保证了。
淤塞已久的脑子,终于逃离满地是道理的跳蚤市场,看见清晨草尖的露珠,晶莹透亮,感觉真好。
其它的,全都拆解成最小的、便于刻意练习的模块。傻傻地刻意,也许真的要换来风驰电掣的呼啸了。重要的是,那种“心慌慌”的感觉已经消失大半。
清晨的青橙,像久违的雁群,一起飞,可以飞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