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灵感——只缘身在此山中(原稿写于9月10日)
今年7月的时候,我做一个与个人风险偏好完全不一样的选择,以至于多了非常多的“咸鱼”时间。我以为自己会先放纵些许天,结果正如我朋友所说,我的愧疚感太强,而且一直没减弱过,所以这些天来一直学习,每天学习,当然还少不了运动和思路。我也总是时不时地回头看过去走过的路,细细品味不可挽回的这8个月里,我的变化。
8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也许是2020年这特殊的一年的加持,今年的变化和成长还是挺多的。
首先,最大的变化是我慢慢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并着手“治疗”。撕开疤痕总是痛苦的,以致于我总习惯给自己找借口,殊不知那些不经意的想法就像慢性毒药,正如温水煮青蛙一样,不但没让自己停留在原地,还往后退了好几步。
也就在我以为自己对世事的看法足够通透时,我很幸运地阅读了老杨的书。虽然读书的过程有种被扇了好几巴掌的感觉,但也正是这本书,让我离开了我所处的这座大山。其实啊,很多事情都是自找的,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情感上面的问题的根源,往往来自自身。
其次,在过去的八个月中,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意外地让我发现了其他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这帮助我更好地审视自己。
三四月的时候,我在英文学习社交软件上结交外国友人,希望通过跟他们交流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找我聊天的中国人比外国人还要多。我因此认识了一位上海人男生,相互加了微信。依稀记得,我们讨论的第一个话题是关于情商的。他说他的女性朋友都觉得他情商低,而他认为朋友之间如果在意这些小问题就没有办法成为真朋友。在他看来,女性都是很有心计的,女性之间都没有真正的友谊而且都是勾心斗角的。
一开始我觉得这还挺有意思的,但后面的几个月的话题他总是围绕着女性心机而展开,亦或是每当有人指出他的问题的时候,他会说,我没有像女性那样的目的性,仿佛所有的问题都不是自己的问题,女性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后来我开始明白过来,他只不过是犯了绝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问题罢了,所谓的当局者迷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摆脱这种思维困境,跳出这种思维框架。于是我开始学习个人知识精进管理这本书里,作者分享到了他每天反思复盘的方法,开始写反思日记。一开始总是困难的,因为找不到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我也会逼着自己写出来,只有逼自己以局外人的身份去审视自己,才有可能真正地发现问题。
最后,我摸到了一些管理情绪的门道,开始在情绪快要失控时,找回自己的理智,明白很多的争吵是没意义,不如一个表情来的简单痛快。很多鸡汤文一上来就说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殊不知情绪上来时,哪管得这么多。我们连让自己冷静下来也没办法做到,又谈何考虑他人的心情和境遇呢,对吧?
最后的最后想跟未来的自己说,对于今年的变化和成长,我很高兴。
希望未来的自己看待生活的心情,能越来越像个合情合理的人——不只能为发生在我身上幸运的事而喜悦,也不忘记那些不顺利带所带来的历练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