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时间管理这条路上,我用过四象限、清单法、甘特图,有时候来来回回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总觉得自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或者那种方法。其实昨天小强老师的答疑让我明白了:时间管理是对抗人性的。
时间管理的心法:
人性是变化的,情绪也会不断变化。时间管理是需要绝对理性的情况下才可以施展,但是我们没办法做到时刻理性。所以为何学习者心态是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心法。
我们要承认它对抗人性的事实,但是同时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利用心理学的一些小诀窍去帮助我们做时间管理,或者说是做到学会欺骗我们的大脑。
管理需要我们重视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如果不高效的时候,记住这只是一个事实,然后寻找我们高效的规律。
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这个也是我的一个短板:不懂得时间管理也需要留白,我们需要有生活的时间,休息的时间,记得英文谚语吗,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
但是回顾我为何把时间安排得太满呢?细品我的内心其实还是焦虑不安的,我有一个错觉,以为自己学的多一点,做的多一点,自然也会收获得多一点。
有一本书叫做《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我觉得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戒骄戒躁,以平常心去做事,把最重要的一件事做好就可以了。不要贪多嚼不烂。
时间管理工具的那些问题:
我需要要培养时间的感知能力,比如甘特图就是这样的一种工具,帮助我们能够准确的把握自己做事的时间,它比传统的清单或者直接写时间日志,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因为时间进度条比数字看起来更加的带来视觉冲击,但是市面上相关app很少。因为就如之前小强老师提到的,时间日志不能太过于粗略,有些需要精确到几分钟。
时间上绝大部分的app只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记录,容易留下时间黑洞。所以我们只能自己用笔画出来,又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清单法的问题在于,列清单的时候容易忽视了完成具体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有时候可能一天下来列举的清单项目所加起来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可以有效利用的时间,比如我每天列举的清单完成时间加起来可能都超过了8个小时,但是我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去用的。
另外一点是对于哪些事情可以选为青蛙上,我也常常犹豫不决,还好小强老师及时解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只有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才需要设置为青蛙。
因为紧急的事情,我们是不会拖延的。我们是很自觉就会去办,比如说马上要交稿了,马上要见客户了需要准备客户资料。这个时候我们会把所有的任务都滞后,去做这件紧急的事情。
但是不紧急的事,容易形成拖延,所以我们需要做细致的项目分解,这个分解需要精准到具体的行动上。
四象限法则的问题就在于,我是常常在四象限中,尤其是重要不紧急和紧急不重要上面耗费了太多的精力,想要把他们分到不同的象限可以帮助我解决选择困难症,但是实际上还增加了我需要选择的次数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