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1~190页)
小宝睡去,享受片刻宁静,此刻提起笔整理好思绪,准备写《欲乐园》的拆书稿。
记得当时七月老师问我选哪一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欲乐园》,因为三郎不是医生,他没有医生执照,像极了我们普通一族的打工仔,没有学历、没有好的出身、也没有像样的工作,内心却渴望去做一些事,寻找此生的价值。
分享的第一个点是:价值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郎没有就在东京,原则鸟不拉屎的小岛如此;之前群里小青提到过拜七月老师为师的辛苦历程如此;我在经历了很多之后选择绘本也是如此。
田径赛马,第一局拿下等马对齐王上等马,输一局;第二局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第三局比赛,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
根据实际情况,接受不能改变的,调整可以改变的,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同样能收获价值感。
第二个点:利他思维
书中亚希子急诊,完全可以说医生不在目前没有救助条件建议转院等等拒收。但情况紧急必须马上手术,否则病人就有生命危险。能接诊就是一种利他思维,为病人着想,对病情有利为出发点。
这一点还体现在所长栽培三郎这块。岛上只有一个医生是很危险的。多培养一名医生,岛上人民的健康就多一份保障。
弗莱明和丘吉尔之间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老弗莱明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农夫。有一天他在田地里干农活,听到有人在呼救,于是他放下农活,在粪池救了一个男孩。
第二天,一个绅士来了,他家说是被救小孩的父亲。他想要去报答老弗莱明,但是都被老弗莱明拒绝了,他说:“我不能因为救了你的孩而接受报酬。”两人正在推搡,一位少年走了进来,这正是老弗莱明的儿子。于是绅士说:“那好,你救了我的孩子,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做点事,我们签订个协议吧,请让我带走你的孩子,让她接受最好的教育,假如他也像父亲一样善良,将来会成为一位让你感到骄傲的人。介于绅士的诚心诚意,农夫后来答应了绅士的提议
这位绅士没有食言,将农夫的儿子送到圣玛丽医学院学习,直至毕业。这位农夫的儿子不是别人就是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1928年发明了青霉素。并于194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那名贵公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得了严重的肺炎,多亏有了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这名贵公子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有人说这是一种因果轮回,但我更觉得他就是利他思维,在这个故事当中,不管是农夫绅士还是农夫的儿子,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在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以别人的利益最大化来思考行动。
三、胆识
成功是需要胆识的。三郎在做手术的时候,尽管内心有很多挣扎,并且遭到其他人的孤立,但是他依旧选择去做。
在亚子希子做手术的时候,尽管有所长,和同时的支持打气,但是操手术刀去做这件事情的是三郎。能看得出来在这次的内心挣扎比前几次都要激烈,但他最终依旧选择了拿起手术刀去做这个手术,这也是我比较佩服三郎的一点,他确实很有胆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胆识,尽管胎盘留在腹中,五花大绑的缝合,手术后依旧得到众人的肯定和追捧。此时他在众人心中嫣然就是“医生”。
所以任何成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除了专业知识、运气、努力以外胆识也相当重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