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二房娶回家后,这大房和二房的争端就没有停过,搞得家里鸡犬不宁。
问题主要出在二房这里。
大房性情温和,凡事不爱争;二房刁钻古怪,好没事找事。
主要是二房总在找大房的茬。
有一次,大房让自己的丫鬟端上她命人煮的鸡蛋面汤给二房喝。
谁知二房一看着面汤里面疙瘩感觉很大,怀疑面疙瘩没有煮熟,就顺手拿起身边的棍子朝丫鬟头上打去。
丫鬟哭着跪地地下,请求饶恕。
此时大房帮着丫鬟多说了几句,二房开始攻击大房,指桑骂槐地数落着大房。
大房回到自己的卧室只有偷偷流泪。她不敢告诉老爷,因为她知道老爷是护着二房的。
大房的儿子余从德好学上进,余老爷安排余从德去镇上的学堂跟着教书先生去学四书五经。
余从德读书很认真,回家也能给父母背诵一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像《论语》里的文章,还有像《大学》、《中庸》这些书中的句子也偶尔会出口成章。
学堂里的老师也很喜欢从德。父亲余仁发自然也是暗暗喜欢这个好学聪慧的儿子。
心里盘算着要将自己父亲传给他的那个这个羊脂玉如意传给余从德。希望由余从德来使余家继续兴旺发达。
玉者,余也;余者,财也。
余从德相信父亲留给他的这块玉是有寓意的,应该也是他们余家下传家宝。
谁要得到这块玉,就意味着谁将接替余家真正传人。
余仁发有意将这块传给余从德。
又过了两年,等到余从德十五岁时,此时二房的长子余从吉才五岁。
二房向余老爷要求让余从德每天上学时带着五岁的余从吉一起上学。说什么从吉虽然不到上学的年龄,但是带他去学堂,多少可以学到一些知识的。
一听说这个事后,首先反对的是余老夫人,他心疼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从德受这份苦差事。
于是就到老爷那里说,最好不要让从德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去读书,那样从德也读不好书,恐怕从德也不会照顾好他。
老爷说他再容他思考几天再说。
可是到晚上,小翠就在老爷耳边吹风说,从吉多么聪明,如果他不及时去上学,恐怕误了这孩子的前程等等之类的话。
这一天,余老爷把大家都叫到堂屋里,给大家说他已经做出决定了。
到底这个是什么决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