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今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回老家过年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新年的场景历历在目,逐渐深刻体会到了时光如梭、白驹过隙的感觉。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还在说,随着年纪的增长,发现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小时候都是按天算,大一点上学了按周算,再大一点按学期算,工作后根据工作节奏考核周期,或月或季度或半年。这两年真的是按年来说,一转眼就是一年,再往后应该就是按三年五年十年来看了吧,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说明眼光也放长远了。
昨天看到脱不花一万五千字的自传文,由衷的佩服,一个高中肄业生,凭着坚韧的意志和不服输的性格,一路打怪升级,肆意生长,拿她的话说就是“因为好运气而横行了一辈子”,成就了今天的脱不花。回头来看,哪有什么生来就有的好运气,所有的一切都是她主动争取用心做事才有的结果。
没有她那一通“冒失”的电话,哪有湛祥国先生坐在路边为她讲授PPT的具体操作;没有她好学的心态跑去蹭听高建华先生的公开课,哪有后来和高建华先生长达四年的培训合作,懂得了“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的道理,同时帮她彻底消除了在当时很大概率“江湖化”的风险,养成了职业精神和对专业主义的追求;
没有她第一次办培训会认真负责的态度,“学员少,服务凑”的理念,哪有牛根生这样心怀感激之情的优秀学员,课后给她留下了“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如此高的评价,三年之后成为她独立负责的第一个企业管理咨询客户,而这一合作就是十年;没有她主动去“扑”那些当时都是大咖的企业负责人为老师,哪有后来客户名单里一大串都是上“赢在中国”当评委的名人;
所有看起来的好运,都离不开她一直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并努力付诸于行动的行事作风。所有的机缘,都是她的指路明灯,虽早已经过,却始终照亮。
而最好的思考和总结,就是写作,长期、规律的写作,不但能整合过往经验,而且能推进思考深度。
回观八月,心甬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始写作,并且鼓足勇气开启了日更模式,不但在传统平台写,也在QKL领域专业平台写。从月初开始动笔,各种煎熬,几天才能出一篇,到月中开始日更,每天保证一篇,到月底基本每天可以一到两篇。虽然可能暂时深度还不够,但是经过思考也制定了策略,前期先走量,把习惯养成,不设门槛,不上难度,保护积极性。通过对写作方面和QKL知识的学习,逐步深入,尝试挑战有难度的题材进行训练。
对于QKL,虽说三四月就开始接触,期间因为店里事情搁置了一段时间,六七月又参加了几场路演活动,甚至还参与组织了一场百人线下活动,但还是不明就里,也不知道自己的机会在哪里,除了投点资外并没有明确方向,而真正静下心来学习也就是八月开始写作以后。
通过写作,不但梳理了已有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明确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重点。为了要保持持续的输出,还得逼着自己不断的输入新的知识,这样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在写作手法上也要学习改进,包括一些框架设计、题材选择、主题构思等写作技巧,都还需要提高。在QKL专业领域,也要大量学习专业课程和相关书籍,整理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前期可以浅显一点,以整理摘要为主,后期逐步要向课后心得和书评转化,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
另外,还要多参加一些有益有料的线下活动,交流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听听业内其他的声音,对自己了解行业动态和知识体系的完善会有一定帮助。
好了,就这么多吧,本想着也赶个潮流写个月总结和月计划,这是个啥?哈哈……
【我是心甬,懂一点文玩,会一点咖啡,能主持拍卖,可从业基金,在古城西安有一家清新风的实体咖啡书吧,希望通过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未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