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渐渐把“这种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的想法,
替换成了“这种事想教会我什么”。
然后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
——佚名
下午,和表弟聊了俩小时。
他是卖饲料的,这两年猪价,嗯,不说也罢。
养殖户养了猪卖出去还不够饲料钱,
这种情形持续了一年多了,很多养殖户痛到欲哭无泪。
他前年买的二套房,当时也是犹豫了半年要不要买。
最终还是咬牙买了。
然后,他还有三个孩子。
唉,我以前说,做人不能祥林嫂。
就是不要把你的困窘痛苦一遍遍的反刍,
因为你一遍遍的反刍对解决当前的困境一点作用都没有,
甚至,会让你踏入自责、自我攻击或者抱怨外界的错路上。
你只要知道你现在面临什么困境,
然后需要怎样想办法解决困难就好。
而且,这其中,尽量不要附加你条件反射出来的那些焦虑、恐惧之类的负面情绪。
要不然,事情还没到转机的时候,你就会撑不住崩溃掉。
不记得谁说过了:
痛苦并不是财富,痛苦就是痛苦,
没有人需要痛苦,但是如果痛苦无可避免,
那么对痛苦的反思才是财富。
反刍和反思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反刍的出发点是在咀嚼痛苦,
就好像祥林嫂总是把自己的伤疤给人家看,
你看,我这里好痛;你看我这里太苦了。
别人初听很惊讶,再听很无奈,三番五次都烦死了。
而反思的出发点是复盘过程。
如何遇到痛苦,如何汲取教训,记住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俩也经常发牢骚说,咱又不天天花天酒地、吃喝嫖赌,
没有不正干,为啥还到今天这么难的境地。
其实,年纪越大越能理解,
努力和运气是两件同样重要事情。
运气是达成生活幸福的概率大小;
而努力,则是自己去主动做一些大概率通往幸福生活的事情。
以前很是不忿,为什么很多啥啥都不行的人,过得比我们好。
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懂得警醒:我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都是运气。
当你的运气来的时候,你常常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获得幸福生活;
而当你运气不好的时候,你常常是很小心都极有可能失去幸福。
大环境也是一种运气。
举个例子:
当年深圳还是个小渔村,
海湾这边的很多人过不下去,都偷渡去对面的香港讨生活。
他们没有什么文化没什么能力,只能当司机或者保安。
但是那时候香港的收入远超内地,
很多人挣了钱回来花,立刻就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生活。
甚至很多人养了情人,包一个就买一套房子养着。
手里都很多房子。
再然后,大家就猜到了,
深圳发展起来了,那些人就都发达了。
这玩意上哪说理去。
但是,那种运气可能一辈子都未必碰到一次。
那恐怕得祖坟上着火BBQ才行。
我们只能站在我们普通人运气平平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以前看查理芒格说,
你想做成什么事情,就得先考虑怎么样做不成这件事。
对于生活也是这样的。
生活中好的坏的各占一半,你想过一种和普通人差不多的温馨生活,
那最起码你要知道去避免那些大概率的坏事情。
比如酗酒、比如酒驾、比如那些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
你避开了那些大概率的坏事件,
那么你就有大概率会遇到好事情。
当大环境好的时候,
我们对未来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迷之信心。
因此我们超前消费,贷款买房买车,各种购物车堆得满满的。
逛个超市也觉得这个得买,那个得买。
我们目光所及,都觉得是刚需。
其实,我们错了,我们错在忘记了大环境是有起伏波动的。
我们老祖宗有一种生活习惯,
就是不管怎么样都会在床底藏几个铜板,
不管怎么样都能省就省,够用就行,没事就攒点硬通货藏起来。
以前虽然我们知道他们是饿怕了、穷怕了,
但还是会对他们那种生活态度不屑一顾。
事实证明,还是我们太年轻,经历得太少,想得太美。
哪里有那么多刚需。
当然,我们不能太责怪自己。
我们对于没有深切体会的事情就不会有太多的心理准备,
对于生活的理解,还是太浅薄。
不要过于乐观估计未来,不要轻视任何一笔负债。
这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却也是一个血淋淋的沉痛教训。
变化剧烈的时代,
对于普通人来讲,追求稳定的思维模式本身就是一种不稳定的风险。
人海里漂浮,你却总想稳定,何其难也。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
有句话说,发愿越大,力量越大。
说得通俗点是,你的目标太小,就越容易偷懒。
有句话叫作:
富人如果不折腾,就很难变穷;
穷人如果不折腾,就很难变富。
你如果光想稳定眼前的局面,没有斗志,那么你大概率就不会积攒大的力量。
遇到低谷很正常,走错路也很正常。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
从没见过哪个国家生来就顺风顺水,没有波折;
也从没见过哪个个人,一辈子没点糟心事。
人生苦短,不能光觉得完成生命的延续这点事就行了。
我们不能只是活着,我们要的是生活。
人生苦短,需要自己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摔倒一次两次怕什么,擦擦眼泪,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