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揭东|来塔南,打个酱油

正所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那些新鲜水灵的瓜果蔬菜,热腾腾的家常便饭,是平凡生活的调色盘。

无论是坪上村香飘十里的炒饭,还是云路响当当的招牌卤鹅,在白塔镇塔南村的大公路旁,有一个门面不大的酱油作坊,招牌大字书写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便是揭阳市锦盛食品有限公司,“锦盛酱油”的制作传承基地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揭阳的酱油享誉海内外已是旧闻,直至20世纪90年代一股醇厚的酱香从锦盛食品的厂房飘向塔南村各条大道,传遍大江南北,揭阳酱油的生命力仿佛才重新鲜活起来。据公司负责人及第四代传承人黄桂盛介绍,锦盛食品有限公司由他父亲黄淡秋于 1979 年创办,他家的酱油酿造技术始传于他的曾祖父黄耀文。从1919年黄耀文开办酱油作坊至今,黄氏家族的揭阳酱油酿造技术已经传到了第五代。


历经百年的沉淀


好酱油,贵在沉淀。黄氏家族的每一辈人,都深谙此道,他们始终怀有一颗沉着的心,秉持着一份坚持不懈的韧劲与责任感。黄淡秋曾在部队负责米醋、豆酱等副食品的生产制作,退伍回乡后,他跟着父亲认真学习酱油酿造技艺,建立起家族的酱油厂。只可惜黄淡秋早逝,彼时黄桂盛还年少,便被迫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此时的他既没有成熟的手艺,又没有发展的资金,但黄桂盛深知家传手艺的宝贵,抱着传承酱油传统酿造工艺的信念,艰难地开启了他的发家之路。


他翻箱倒柜地找出了父亲制作酱油的资料,又虚心向其他师傅求学技艺。聪明好学的他很快摸清门路,领悟了酱油酿造的精髓。酱油逐渐从他的压力之源转变为他的动力之源,他的乐趣,便是亲眼看着一颗颗黄豆变成一滴滴红褐透亮的酱油。1999 年,他接手了酱油厂的生产和业务,2002 年,他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锦盛”商标,并全身心投入锦盛品牌酱油配方的探索和创新。2020 年,黄桂盛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酱油酿造技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国货品牌的骄傲


“锦盛酱油”采用的是传统纯天然的酿造工艺,以口感鲜美、久藏不腐著称。酿造采用非转基因的东北黄豆和小麦为主要的原材料,酿造前需挑去虫蛀、霉变的大豆,经浸泡、蒸煮、制曲、发酵等十多道工序,才能产出色香味俱全的酱油。单是发酵这一道工序,就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锦盛”的每一滴酱油都经过足时的天然日晒,形成鲜艳的色泽,沉淀出特有的酱香。百年来,黄氏家族坚持传统的酿造工艺,传承这份百年不变的美味。产品的品种也在不断改进中,由最初的一两种,发展到十几种。


黄桂盛独创的“锦盛双酵酱油”被评为“揭阳十佳旅游手信”。四年的潜心钻研,他研究出了锦盛特有的二次发酵技术。一瓶醇厚的“双酵酱油”要经 24 个月的酿造。它浓度高,酱香醇厚,咸甜适中,没有添加任何的防腐剂也能长时间保存,受到消费者喜爱。有意思的是,黄桂盛心细如发,突破了旧式的思维,改良酱油的瓶身设计使得酱油瓶更具有流线型,显得清新脱俗。瓶身采用古色古香的陶瓷材料,结合现代花瓶的样式,“双酵酱油”外形时尚,构思亦是巧妙。酱油用完后,酱油瓶摇身一变成了花瓶,可谓是将产品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人,一桶酱油打天下。

这乌黑油亮的液体,仿佛打通了食物的任督二脉,从而散发出令人魂牵梦萦的美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酒的起源一、上天造酒说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
    小丫是只加菲阅读 8,260评论 2 1
  • “记得小时候,用酱油拌米饭,洒几粒葱花,那真是又鲜又香啊—” 好的酱油是会讲故事的,有滋有味的。 酱,是上天赐给江...
    一巷YixLife阅读 5,601评论 0 0
  •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纵跨三个气候带,自然形成了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陕西的物种是丰富而朴素的。勤劳质朴的陕西...
    msmuxogura阅读 4,498评论 1 1
  • 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
    民間酒師阅读 10,291评论 0 35
  • 字符串 1.什么是字符串 使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集就是字符串。 引号中单独的符号、数字、字母等叫字符。 ...
    mango_2e17阅读 12,179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