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老先生在一篇关于散文写作的文章中两次提到散文的节奏。第一次是小时候老师对他作文的评价是有节奏感,后来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他觉得很有成就感;第二次是正式投稿又被名编辑评价他的散文节奏感很强。老先生觉得自己写作时节奏感把握好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他也强调散文要有节奏感。
我从季老先生就散文节奏感的一些论述中深受启发,原来不只诗词要有节奏感,散文也要节奏感,甚至小说也要节奏感。顺着季老先生的关于节奏感的话题我找书来学习,书中说文章从结构、语言、用词都能体现节奏感,可我总是无法把握,更不会自觉运用。
前段时间看了季老先生的《季羡林谈佛》,从他论述的结论和观点中我对佛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觉得收获很大。说实在的,读他的这本书时我感到很沉闷。我不信佛,也不想研究佛教,只是想看看老先生的对佛的看法,但老先生在书中就有关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个问题他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证分析,可以说是旁征博引,最后才亮出他的观点和结论。我觉得读这样的书要时间比较充裕时,泡一杯清茗,慢慢地读,我突然觉得这不就是慢节奏吗?
为了打破这种沉闷,我找来一本当代作家的散文集。第一篇文章就让我体会到不同的风格,他的文章是思辨性、反讽性的,句子短促,用词刚硬,叙述内容转换快。书中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信息量特别大,让人觉得特别过瘾,但读到第二篇、第三篇时开始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必须正襟危坐才能读下去。我从他的文章中了解到他喜欢打乒乓球而且是那种喜欢快攻猛抽的类型,他的文章似乎也有这种特征——快,整个快节奏。
阅读这两本书后,我对节奏有了比较深地了解。我觉得不同节奏风格的文章,来源于不同的作者,阅读不同风格的书要有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时间段。我喜欢节奏比较轻快的文章,我既耐不住沉闷也受不了长时间的急促。读书可以选择,我会选择适合自己情绪的书来读。可自己说话写文章时却时不时的忘记节奏的控制,特别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曾经总是担心自己的话没说明白,自己的文章内容不充分,想在最短时间、最小的篇幅里塞进更多的东西,有时又怕听话或者看文章的人不耐烦,尽量把要说的话、要写的东西进行简化,结果让人感到应付了事,有时连自己都有些不安,有一种挫败感,时时冒出一种沮丧的情绪。
我曾非常喜欢有些书、有些文章意境幽远,波澜起伏,更加羡慕有些人作报告,演讲,座谈发言,语气张驰有度,声音动听,长的纵横捭阖,短的言简意骇。我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这样就好了!受到季老先生的启发,明白了轻重缓急要有节奏感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我在说话时进行了一些控制,从听者的反应感到很有成效。
我发现自己也能好好说话,发现说话和写文章一样,都可以适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当然更重要的要修炼自己的性格,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提炼真意,适度取舍。其实,生活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也适用“起承转合”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