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五十五,她和妈妈走进15号放映厅,里边一个人也没有。此刻她们是这个城市里忙碌周一最空闲的两个人,幸运地成为这场三点整电影的包场观众。
灯整齐地熄灭,电影即将开场。
要展映的是她和妈妈在各自的朋友圈里刷到多次的《绿皮书》。
这不是青春疼痛或是抖包袱的喜剧中文片,不是靠3D特效和激烈打斗值回票价的动作电影,她知道在美国和妈妈一起看这样的全英语剧情片,需要她全程为妈妈进行同声讲解口译了。她侧过头去用中指去按揉一边的太阳穴,觉得有点累,想想好在今天这个放映厅只有她们俩,说话可以肆意。
“你看,这要讲的是发生在1962的事儿。” 她从时代开始和妈妈交代,“那时候美国还是很多人会种族歧视。”
“亚城不是没有歧视吗,他们应该来这里。” 因为她在亚城读书,妈妈和她一起在这儿生活了四年。关于这个城市,妈妈了解得不多,而最挂在嘴边的无非就是这里有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这里的环城高速很堵不好开,还有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是来自这里的。
“照你这么说,种族歧视问题不需要斗争,只要所有黑人都来亚城呆着就大家就都相安无事了?”虽然很熟悉妈妈的思维模式,她还是觉得很无奈和可笑。
妈妈听惯了她的带讽刺味道的话,懒得理她。电影继续放映,面对着大银幕,她意识到自己的过火,端正了态度,继续把话往剧情描述上拉:“那时候虽然法律已经对大家都是平等的了,但是时代遗留的刻板印象还是使黑人和白人不相交融,就是谁都看不上谁。”
“哦就是不和谐。”
“你看你看,这个信!旅途中一路写给他老婆的!” 她一下情绪高涨起来,想要分享自己看到的电影表现手法,“就是一个线索呀,联系着这白人司机妻子这条支线。我觉得你看下去,肯定就是每次写的通过这他写的信表达出他的改变。写信是表达自我最直观的方式。”
“哦,女的就喜欢甜言蜜语,收到情书嗲死了。”
过分甜腻的语气使她忍不住撇了一眼左边的妈妈,已经年过半百,曾经都市丽人的模样也在退休后不留情面地褪去。妈妈是移民后拿着美国绿卡,执意呆在了美国,理所应当地,和自己捆绑在了一块儿。虽然她不再是圆润滋养,但她依然神气活现,有着浪漫的情怀,仿佛昨天还是怀春少女。
“你看这是60年代的事情,现在没人写了,就是微信发一发。” 她冷冷地接话,因为她觉得浪漫大多都不切实际。她今年二十二,临近毕业,日日兜兜转转叨着她的,是眼前的纷扰和未来的谜题。她一天天迷糊了视线,不再潇洒,不再挂开朗的笑容。她想到那条看过的抖音,“现在发的都是批发式的想你,群发式的爱你。”
“撒么东西啊,瞎七搭八。” 妈妈一有机会就要讲最爱的上海话。
场景在不断切换,剧情在步步推进。除了解释这电影发生了什么,那演员说了什么,她想要的阔步高谈,始终终结于妈妈的畅所欲言。
“感觉这景物描写不是特别写实,挺现代的。”
“那时候不就是这样的,你讲得好像你见过,1962年,那时候我都没出生。”
“你看啊这小石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路上两个人建立的跨越种族啊,身份地位啊,学识啊,那样的深刻友谊。”
“这石头不是地上捡的吗?”
“......”
“你吃点爆米花伐?”
“我不爱吃这个咸的,而且这上面都是黄油,那都是卡路里,卡路里是我的天敌。”她有点动摇,但还是用意念遏制了想吃一粒的念头,要知道当代审美对年轻女性可是严厉得很。
“喏,这黑人钢琴家穿的衣服领子是以前很流行的青果领,男的穿这样的我就很喜欢。”
“现在好像没人穿这样的了。” 她也把注意力移到主人公的衣服上,一时间完全没去听对白,“是有点好看。”她想下次去逛街要留意有没有这样领子的毛衣,买给男朋友穿应该会很文气。
剧终,她是讲得口干舌燥。这130分钟的同声口译当的,确实辛苦,倒也没有不耐烦。
“怎么样,不错吧!题材是老题材,但是角度很新颖。剧本很好。”
“嗯,对,不错的。我要和你章阿姨讲,叫她也去看,好看的。”
“你也不要歧视别人。”
“我哪里有,我现在没有。”
“总说什么上海人外地人的,你有唯上海人独尊的思想,这也是歧视。”
“那也是有道理的,是不一样呀。”
她不打算继续深究,毕竟这是根生蒂固的思想。这些年在美国的生活,她想,或许是因为和周遭语言不通,或许是因为岁月洗净铅华,妈妈的确是柔和了自己的脾气,有了虚心谦让的态度,但有时却依旧保持着她上海女人的固执和精明。
“这电影拍出来是真的试图告诉大家一些东西,不像很多国产电影,从头到尾看赞助,靠小花小生炒热度,卖流量。”她回想起一周前在上海去看的那部电影,撇了撇嘴, “创作氛围和目的都不一样。”
“哦是这样。” 妈妈的语气不以为然。
她突然想到妈妈上一次去电影院是什么时候呢?她还真不知道。就算上她和妈妈上次出来看的那场电影,也得是大半年前了。自己回国的三个月,是秉持着远离妈妈的中心思想,自己要忙毕业忙找工作,手头上事儿那么多,打语音视频总是聊个只言片语就挂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想,自己失去了和妈妈好好说说话的兴致?
“走吧我想上厕所。”
“走走,我也急了。”
“哦哟该不会有别人吧,有别人的话一场电影下来要被我们吵死了。”她警觉迅速地环顾此刻亮堂堂的四周,一排排大红色的座位还是那么庄严肃立,空空荡荡。她笑着打趣道,“没有没有!不然肯定要觉得我们看电影素质那么差。”
电影散场,她们的谈话算不上妙趣横生,妙语连珠。
更多的是前言不搭后语,却是久违了的融洽、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