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高中第一次联考,迎来了久违的周日。然后,乐极生悲,周六晚闺女华丽丽地撞车了,车子脆弱的前脸全部报废,进了修理厂。还好,人没有大伤,居然还记挂着车里的奶茶。她表现得很镇定,打电话给我、联系修车行、去医院检查。我表现得也很镇定,没有生气,也没有骂她。我们都是好样的。车也算是好样的,前脸撞得稀烂,开起来居然还挺顺手。
周日的学法班课程因为缺少准备,上得不精细。同时,良好的情绪和基本的阅读体验带来的改变,也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对初中生,他们需要专门的指导。学法学习是种下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不知道,但阳光和水还是要准备充分的。就目前的授课来看,阅读三问的操作,我已经较为熟练了,欠缺的是文学修养,拿一本《诗经的读法》打天下,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法,真是教学相长啊,逼着我学习提升。
闺女让我早上六点叫她,一觉醒来,已经六点半了。把她叫醒,她倒也不像之前那样慌慌张张了,慢条斯理地。班级群里发的联考成绩已经发出来了,倒数没看到、顺数也没看到,再一细看,在中间呢。九门总分全校12,理科总分全校24,文科总分全校第4。怪不是旌中文科成绩弱呢,3班的同学语数外都不强,文科成绩也不怎么样,文科前二十名,好像也全在他们班。刚好闺女上来拿什么东西,告诉她,“你考得挺好哦,理科是24名。” 她笑眯眯进来,拿走手机看了眼,“我这次考这么好啊!谢谢李正太老师,谢谢吴宝森老师,谢谢李宗文老师,谢谢妈妈。” 呵呵,最应该感谢的是你自己哦,其他人的偶尔点拨,都需要你下功夫去努力。
有点小激动,想把成绩到处发。马上又意识到“不要期待,拥抱不确定”,孩子考试成绩差,我可以接受,成绩好,反而坐不住了。闺女昨晚在路上告诉我:“我原来以为自己考试状态挺好的,现在发现还是有点慌的,做最后一题就慌张了。” 说得应该是化学,最后一题是很熟悉的题目,还是熟悉地错了。
早起做饭、吃饭、洗衣服、换衣服,搞好已经9点半了,又没车可以开,公交等了一会儿,快到10点了。想想,还是去剪头发吧,中桥理发店10元的价格配上好手艺,还有家常的聊天,让人很舒服。去理发的大多是老人,说说家里的孩子,谈谈地里的菜。理发师的审美很在线,也不会给你推销啥产品,真是太划算。剪短头发,再修个眉毛,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回家。
下雨了,闺女走回家倒也快。发现我的心态有点不一样了。她看电视,我的胸口会涌起一股小小的热,提醒她,“考得好,就慢吞吞啊,要睡觉,或者学习啊。” “学习”两个字一出口,自己觉得有点倒胃口。闺女倒也不以为意,“我平时也看电视啊。” 好吧,你看你的电视,我去睡觉,免得影响你的节奏。中午闺女还说自己上课很冷,化学课睡着了,面对我的疑问,她说,“昨天我把题目都订正过了,睡着了也没事。”好吧,你有这样的自信也挺好。
复盘闺女的学习变化吧。十月和十一月成绩,在班里是43名,化学学习尤其困难,摸不到门似的。也经历了许多次做作业做到十二点,上课打瞌睡,嚷嚷着作业太多、没时间预习复习。
我做了什么呢?记录和闺女的日常,觉察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发现埋藏在言语背后的观念,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和矛盾,认知上慢慢统一:孩子是好孩子,不管成绩如何都是好孩子,考不上大学也有其他出路;孩子成绩高低和我的价值无关,我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一个慢慢的磨炼过程,即使知道好的方法,也需要持续的练习,刚开始阶段的练习是非常磨人的,让孩子自己经历这个过程,不求不助;自己可以去学习高中的课程,买一些好版本的教材来补上自己的短板,对从事学法辅导工作很有必要。
对孩子的接纳,对自己的调整,给孩子留出了自我反思和调整的空间——孩子不是不知道怎么办,是纠结在分数上,乱了手脚。慢慢的,孩子开始整理错题,慢慢的孩子开始和我聊她的错误原因,慢慢的孩子开始看我给自己买的教材。
学习状态的改变,源自于情感的解放,从僵化的分数等价物中解放出来。从这个角度看学习状态类的辅导,快的如元认知,是被动式的解放,从“我做不到,是我不努力,我笨“当中解放出来,换上”我做不到,是因为我的情绪状态不好“。还是有一个标签,但短期是有效的。同时孩子到了需要咨询的时候,父母也会退后几步,给孩子一些空间。
慢的,是身体功课,腾出时空、情感清洁,这些更根本。
学习状态改变之后,才有学习方法的改进。关于粗心,有三类,完全不会做,碰运气;感觉快于表象,也就是拿到题目还没想、就出一个答案;视觉表象不稳定,在脑海思考和运算时出错。闺女初中时第三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都很多,到了高中,以第二种情况为主了。一着急,就会凭感觉写答案。人静下来,才能慢慢一步步地推。要想速度快,思考步骤其实是没有变少的,只是直觉化了。
关于作业慢,和作业量有关,也和孩子的外在和内在状态有关。以前总有手机在旁边,会时不时看一看,让心思不安。同时还要防备家长的突然检查和随机批评,心烦意乱。还有对学习的知识理解不深,只有语义理解,对抽象出知识的现象没有感受,思考也就只在表象层面打转转。这三个原因,心理状态仍然是主要原因,心境平和,闺女就开始看书或者慢慢的搞懂,也不想着翻找手机了。
兜兜转转,对学习的认识好像回到了17年的水平:学习情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怪不是18年在工作坊发言,易谷老师说“这是世面上最全的关于学习的解释呢”,又说我是“学霸”,确实是分离得厉害,只有方法不见人,尤其是见不到自己和孩子。当然那个时候,我已经有所感觉,对元认知技术越来越不喜欢,但还只是想着学更高级的技术,机缘巧合,易谷老师的NLP和教育整合吸引了我。运气真好,本来是想学技术的,学到了修养身心。
希望车子早点修理好,一是方便上学和上班,二是下午和晚上接孩子时,可以交流,现在这两个交流时间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