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杨粉桃
周末闲暇,开启伏案阅读模式,一口气读完《追风筝的人》,掩卷而思内心被书中扣人心弦的情节牵动,久久不能释怀,书中对种族的不平等对待、歧视、羞辱,让我一次次的为哈桑一家的生活揪心,庆幸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哈桑还能积极的面对生活,对主人忠诚、对朋友尽心、对家人关爱。故事的结局虽是曲终人散,欣慰的是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阿尔米的带领下脱离苦海,与其说是阿而米自己心灵的救赎,不如说是哈桑的善良给儿子带来的福音。
追风筝的人,哈桑用他质朴的语言“为你,千千万万遍”实现着对主人的承诺,对此承诺他不惜卑躬屈膝、自取其辱为代价,换取了阿尔米的荣誉及他眼中最渴望的父爱。哈桑的努力付出并没有给往昔的友谊加分,反而让他们的关系越走越远,最终导致分离。读到情深处,我唾弃阿尔米的自私、软弱,为哈桑的付出、示好叫屈。几十年后,星转斗移,真相浮出水面,怯弱的阿尔米每一次想起哈桑就如有梗在喉,哈桑的好在他眼前栩栩如生。在接到长者拉辛汗的来电后,他踏上了漫长的赎罪之旅,尽管道路上布满荆棘,为了友情、亲情他选择全力以赴。
每个人的人生就像是一只风筝,在飞往更高更远的天空时,不得不受着那根细细的线的牵引。但也正是这根线,保护着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在《追风筝的人》这本感人至深的小说中,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是亲情、友情、爱情,也代表着正直、善良与诚实。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告诉孩子们,要做一名勇敢、善良的人,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问题棘手与否,都请记住要学会担当,学会勇敢,做一个善良的人,尽量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和难以磨灭的愧疚。
孩子们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歧视、没有伤痛;有的是机遇、挑战、展示才华的平台,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恐怕要甩出阿富汗人几百条大街了。当下,你们要做的就是要努力掌握知识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自身的本领过硬,才能保证你每一次的成绩,如同放出的风筝一样飞的高、战的勇、追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