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幸酸泪。作者这样总结红楼梦,用这个故事暗示了大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悲剧。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从意,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部了不起的著作从古至今被无数人推崇至极,它的伟大不言而喻,而我只能发表我浅薄的看法,我看见了一个唯美红楼梦。
红楼梦神话故事之美。红楼梦的开篇就是一个如梦如幻的神话故事,通灵美玉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无用顽石,上面只写着几个不寻常女子和风月的故事。通灵美玉后来吸收天地灵气有了生命,用露珠救了绛珠仙草。后来通灵美玉四处游玩,遇到了一僧一道,它让他们带它去人间游玩,就投胎到了贾家,变成了贾宝玉。绛珠仙草为了报恩也下凡到人间,用一生的眼泪去还他的情,也就是黛玉。用一生的眼泪还情,好凄美好别致,还透着一丝神话色彩,很迷人。里面还写了太虚幻境,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警敬仙子,还有十二金钗。黛玉和宝钗是合二为一的正册。“玉带林中挂,金钗雪中埋。”暗示的黛玉和宝钗的下场都很悲惨。
红楼梦人物之唯美。贾府大观园中个个女子都是生的花容月貌,才情过人,性情风流。林妹妹出场时是这样描述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个神仙似的清秀美人就被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我们仿佛就看到她站在眼前,带着一份古典含蓄的美。虽然作者着墨不多,但寥寥几笔就刻画的惟妙惟肖。而且这个人物也是极有特点的,泪光点点就暗示了她眼泪多,爱哭,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病如西子胜三分描叙出她身体虚弱,常年多病的美丽体态。作者描写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一位端庄优雅的美女形象又呼之欲出,描写清新而简洁,也透露出宝钗的大家闺秀气质,和黛玉形象分明。
红楼梦的文字唯美。我最喜欢黛玉所唱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黛玉本是个多愁善感,心思细腻的敏感小女子,看到落花满天飞的场景就想到自己。绽放的花朵是美丽的,但无奈美丽是短暂的,花开花谢一眨眼功夫,花儿陨落多么悲哀,它的命运是多么短暂。花儿凋谢了,落入地下,黛玉不忍花儿的命运,就用花锄挖出花冢埋葬它们。此刻黛玉肯定会联想自己的境遇,母亲早亡,父亲怕她孤苦无依,把她送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后父亲也早早去世,她如今已是失去了双亲,彻底的孤家寡人,她的身世有谁怜?看到此处我都不禁湿了眼眶,黛玉挥着花锄掩埋落花的情景深深刺痛我的心。想到后来她年纪轻轻为情含恨而死,多么悲惨的身世啊。还好有神话安慰我,她是绛珠仙草,脱了凡胎,了了凡尘,对于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像如此凄美绝伦的描写文中处处皆是,想体验中国文字的魅力就一定要看看红楼梦,这才叫艺术,美到极致。
美丽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作为一个入门级别的红学爱好者,只撇见了红楼梦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那就是它表面的唯美,而真正深层次的唯美我还欠缺功力没能领略到。而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往往只看见了表面的美丽却没有发现隐藏的学问。一入红学深似海,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能够赏析到它的直达人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