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教师是不错,可是却没有那样的境界,能够在假期里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每天给孩子带去知识,让家长在很多群里转发和点赞,人家孩子咋这么幸运呢,遇到了好老师。
王老师,你别多想,我们也知道你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只是你更理解孩子,不希望我们给他增加压力,大家让你看看也没有其他的意思,我们家长就是感觉这个老师挺棒的。
一个能够每天坚持要求孩子,把课本的内容传到群里,让孩子跟随学习,又不允许家长对他的事迹进行扩散,如果不是你们偷偷写了这样一篇文字,也许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我怎么能不像他看齐啊。
我看文章的作者也是听邻居说的,而邻居家刚好有一个孩子跟随这个,在这个老师的班里,其他老师都是拼了命的收钱,收了钱补课的时候还弄虚作假,人家一份不收,却能够每天坚持。
这样的老师确实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他是你们家长的渴望,也是我们做教育工作者的榜样,把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放在心里,即使放假了也不应该忘记孩子的成长。
就是啊,原来你让我们看《老师你好》,那里边那个老师就和这个老师差不多,只是在这里更先进了,用了手机微信,其实那些收钱的老师,只要能把孩子的成绩补上去,收点钱也没有什么。
这是我和一个家长的对话,他在我们家校群里传了一个老师的事迹,我原来还以为是个广告链接呢,没想到点开一看,马上震撼了,核实以后,人家确实是在用微信指导每个学生学习,却又坚持不收家长一点报酬,家长都很感动,自发写了一篇文字,相互转发和点赞的。
这是我们家长最希望遇见的老师,如果孩子没有那份福气,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可是即使我们再怎么降低标准,可是有的老师,你们能不能看看这一个老师,人家还是租房住的,连成家都没有,已经毕业很多年了,全部身心都给了学生。
如果不是有手机,即使家长很感动,又能怎么样,不还是看着这个奉献者很伟大,每天辛苦而忙碌的为了自己的学生,哪怕一个假期也要把自己想方设法交给学生,我们只能用感动来记住这个老师了。
不错,这是那篇文字中影响了我的一些语言,字字发自肺腑,字字振聋发聩,我也是一个教育者,我除了每天空想以外,怎么就不能像他那样,再伟大一点,把自己也交给学生,一点不剩完完整整的交给学生。
为什么看到人家的伟大自己就荡气回肠,有点我也应该这样的遐想,难道我每半个月和学生交流一次,我每周要求几个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就真的能够和人家天天如此,一点一点的坚持相提并论了。
在教育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看一看这一个人的创造和坚持,人家也是老师,却能够得到那么多的家长和学生点赞,而我难道只能抱怨和伤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