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李茶的姑妈》以后,感觉不过瘾,因此迅速找了《西虹市首富》补剧。
一个能力不强、有点普通的坏念头,但是内心仍然坚守某种善良的底线的小人物,在荒诞的设定里冒险。配角们爱作妖能作妖,不论戏份多少,总有自己的魅力点闪光点。在诸多笑料迸发火光的同时,一个意外逻辑满分的故事线按着还算不错的节奏推进。
这大约就是开心麻花电影的模式,虽然套路明显,但是非常经典。
《西虹市首富》也是这个套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基础分拿的足足的。虽然还是有缺点,但是我作为一个熬夜困倦所以跳着看的观众,就不多说了。
开心麻花想做的,或者说他们无意识地透露出来的意图,不仅是制造单纯的幽默,还有用荒诞的故事表现一些现实而严肃的道理。
比如钱生钱,比如商人们永远无法完全预测市场对“奇怪物品”的喜好和潜力,比如购物是用钱置换了资产而非让钱消失于无形,比如信息的操控能够指挥大批股民,比如对于我国足球事业和下一代成长的关心。
我喜欢这种深刻的思想,更喜欢他们启迪我们的方式。他们没有拍拍观众的脸,用一副教书匠的模样刻意地教观众什么,只是用独特的视角奋力表现了一个商业价值与社会思考并重的好故事。
也许,他们仅仅是选择了去讲好一个故事。
当年的《夏洛特烦恼》被很多人说三观不正,将它一棒子打死。我其实很反对这种上纲上线的对待方式。《夏洛特烦恼》里每一个角色的性格都刻板而片面,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喜剧的立足之处。再说真的有人会去学习他们吗?这不就是一个“穷小子翻身抛弃糟糠之妻,结果发现女神其实不好,然后后悔”的俗套狗血故事吗?
可能是我看小说太多,对这种狗血故事一眼看透,并且早对其不以为意了吧。当年我觉得这样一个简单故事,大家都懂得它的根本高度,所以也没必要对它批评太过,看一看乐一乐就过去了。
当时的我莫名执着,还为此找了个“借口”:谁说每一个喜剧都必须带有积极的讽刺意义,我就想乐一乐不行吗?
不过,这回的《西虹市首富》居然不仅幽默,而且讽刺,又意味颇深。这种打脸我很欢迎啊,哈哈。虽然我依然没有对这种精神洗礼有所期望,但是能看到我国有这样寓教于乐的喜剧电影,并且被许多人观赏过、喜爱过,我确实感到骄傲和欣喜。
要我说最喜欢的一个片段,莫过于王多鱼抱着装赎金的袋子坐在楼梯上哭的那段了。
生气又委屈,后悔又怕自己更后悔,眼睛挤得看不见,大嘴咧着使劲哭,一边乱挥手一边喊“你快拿了钱滚,以后我再见你一次,我就不认识你一次”。哈哈哈哈哈,哭得真像一个遭人欺负的孩子,教人心生哭笑不得的喜爱。
我觉得它可以叫做“人性的狼狈与光辉”。
PS:电影结尾一句“你该叫我二奶”可谓点睛之笔。敏感的腐女同志们果然捉住了这个小头头,在lofter上面创作了很多同人文啊哈哈哈。我对这一对暂时无感,但是真的蛮佩服开心麻花藏暗线的能力。一句“你二爷当年跟家里闹翻,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和一句“你该叫我二奶”,就足以提炼出一个完整的禁忌爱情故事。
二爷当年为了和金凯瑞在一起,跟家里闹翻,跑到香港。趁着香港急速发展的经济浪潮成了百亿富翁,到老了,膝下无子,便把财产留给大哥的孙子王多鱼。二爷那种又皮又爆的脾气,看着就像在那个年代也能闹翻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