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在5000字出头的公报全文中,“人民”二字出现了10多次。如,其中提到,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我们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把一次次重大改革“串联”起来看,就会发现,“一撇一捺”组成的 大写的“人”字,是始终如一、贯穿到底的一条清晰主线。
从大的“卷面”看,我们以改革促脱贫攻坚,通过8年持续奋斗,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
而从各领域“考题”看,我们将改革的颗粒度实化细化,精准施策,打通难点堵点。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方面,一系列既有针对性又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出台,让百姓实打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如,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供给足、品质高、覆盖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网”一步步铺就。在我国,截至2021年底,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成为我们推进改革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