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放着一本《我们仨》已经很久了,初买时,对于杨绛先生我并不熟悉,对于钱钟书先生,也仅限于并未拜读却早闻其名的《围城》,现在想来当时买书的动机有些像对先生的亵渎。
偶然间,因为杨绛先生的逝世,这本书这家人,一下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很偶然的机会我从书店的书架上拿了这本书,三联书店出版的,黄色封面,与其他花花绿绿的畅销书比起来,这本书看起来实在平淡的很,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它不过从书店的书架移转道另一个书架,时间久了,关于杨绛先生的缅怀渐渐淡了,这本书也渐渐在角落里蒙了灰。
闷热的周末,我从书架上拿下这本书,原只想随便看看打发时间,但看了两页便再也挪不开眼,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什么呢?我已然忘记了,只用了两天时间,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并且极力像朋友推荐。
书中的文字更似杨绛先生的回忆录,就像她说的“我一个人在思念我们仨”。故事的开始她与钟书已是耄耋之年,钟书每天为她做一餐丰盛的早点,她安慰他逐渐老去的病颜,她们想扶相助,与女儿相守,生活多的是细碎平淡,却幸福满满。
30年代,青春韶华时他们在国外求学,一个是骄傲的偏偏公子,一个是不事家务的知识女性,就算生活再难,他们也把日子过成了诗,不仅学会为彼此作羹汤,连每日的散步也被上升为”探险“。在英国,他们的女儿钱瑷出生了,“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作为一个妻子,听到丈夫这样说,我想便是最大的幸福吧。
杨绛先生是在回忆,所以文章处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那么真实,那么富有人情味,却又让人愿意细细品味,回国后,钱家与杨家皆是打家庭,一家人也曾被生计所困,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在最艰苦的时候,钟书靠给学生们补课赚束脩,而杨绛也兼任着几分工作,为了省煤,她甚至要买最便宜的煤渣,自己抠掉猫屎,攒成煤球,很难想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的娇小姐,一个国外留学归来的大才子,将安贫守道做到如此这般。
书中似乎从没有两人吵架的记述,唯一的一次“争执”便是回国后,钱钟书的父亲要求儿子辞去清华职务到蓝田师院教书,而杨绛认为不应该去,钟书左右为难,最后为了成全丈夫的心意,杨绛妥协了。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人人都有种不安,杨绛和钱钟书却在自己的日子里过的怡然自得,看完第一章,我落泪了,栈道边的柳树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可是又老又病的杨绛却并没有找到钱钟书的 船,她说她的心有了一个血窟窿,殊不知,看书人也如此这般。
为什么会觉得这本书不同呢?文章的语言很平实,很平淡,只是先是两个人,后来是三个人,一家人的故事辗转,只因为是钱中书,是杨绛,是钱瑷,才有了如此独特的故事吧。虽然这是一个人对另外两个人的回忆,但常看不出一点悲切之情,就连生活中的细碎平淡也那么的让人觉得感动不已,据说钱钟书和杨绛是在清华校园里一见钟情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感情让人艳羡,几十年间他们可以是穿着摩登时装在巴黎、在伦敦自由生活的新时代夫妻,也可以时动荡时期为了柴米油盐处处节俭,他们是夫妻,又像朋友,有像恋人,这样的感情,杨绛是幸福的吧,她被丈夫宠爱,被女儿保护,就算他们已然逝去,这样的幸福也足够余生感念。
薄薄的一本书,却写尽了3个人的人生,写尽了夫妻间最质朴的信任,最深邃的爱恋,最真挚的感情,写尽了父与女,母与儿,这血浓于水的亲情概念。有时常常觉得自己试着在参透人生,看着这一家人的几十年,忽觉人生真的很苦短,就像钱瑷缩写“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大多时小学时老师教写作文的套话,但走到人生尽头可能才忽觉光阴可贵。人生倏忽几十载,我们都是宇宙的一粒黍米,像这一家人一样相守相助相亲相爱的又有几人呢。
到了晚年,杨绛和钱钟书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三里河寓所,从一个吃喝拉撒只有10几平米的办公室编成了奢侈的4室,我想那大概是他们人生最后时光中最快乐的时刻,书中也付印了几张他们那时的照片,两个老人坐在一起,笑容恬淡,他们在三里河寓所各自忙碌工作互不打扰,他们互相理发,互相争读女儿从国外寄回来的信。。。。一张张黑白照片里,留下的是岁月,是青春,是一家人的故事啊,忽然想呐喊,却觉得无力,每个人的生命最终似乎都只会定格成某个无声的物件:一座坟墓、一座墓碑、一本旧书、或者一张照片。。。。
转眼间女儿离去,钟书逝世,独留她一人,三里河的寓所已然不再是她的家,她说那只是她人生旅途中的客栈,她还在寻找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