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注析》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进度条31 -160 我要把每首诗读成一个故事

这是邶风第六首,全诗共五章。可以说是最早的反战诗

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的主旨

这首诗是卫国戍士远行征战而思归不得的诗。

争议:

争议主要集中在诗的时代背景上。

《毛序》认为这是鲁隐公四年夏,卫公子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共骨伐郑的事。


而王先谦根据《唐书宰相世系》的记载,考出孙子仲即公孙文仲,与州吁同时。


姚际恒《诗经通论》提出异议,他说:乃卫穆公清丘之盟救陈,为宋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


写作技法

清乔亿言此诗乃征戍诗之祖

陪衬和拱托的笔法值得注意:

全诗五章,前三章概括了从应征入伍至行伍涣散这一过程,笔墨简洁,揭示深刻。通过这三章烘托突出主题。


第三章对丧马列归林,失伍离次的描写,表现出当时士卒的怨愤叛离之状。

远征之人的思念之苦不单单表现在从军的劳苦之上。


第四章笔峰一转,忽追述当日执手相誓、期揩老之事,与前面所写的战乱情景对照,更加显出此日情状的可悲。


末两章表现的情境,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甚大。


注释

镗(tāng):鼓声。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注意这里不兵之意

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南行:指上章的“平陈与宋”之事。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平:平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爰(yuán):与于以,於以同议,在哪里。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于以:在哪里。

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子:作者的妻子

成说(yuè):定约、结誓

于嗟:叹词。

阔:上文的阔为离,下文阔为远

活:借为“佸”,会也。聚会,聚首

洵:久远。

信:守信,守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