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8阴阳别论篇(参考文献1)

黄帝内经素问

第七篇阴阳别论篇(参考文献1)(2019.9.3.周二早

【附】阅读参考文献1

因年代久远,本文/言语/文词/深奥难懂。为了帮助提高理解,特参考资料《把脉断生死》一文如下:

中医古籍总结七种危险的脉象,即釜沸、虾游、屋漏、雀啄、解索、弹石脉等,称为真脏脉,又叫七绝脉,凡见七绝脉,必死无疑。

{1}雀啄脉,是一种脉来急速,节律不齐,止而复发,犹如雀喙啄食的脉象,表现为脉搏在连续快速跳动3―6次之后,出现一次较长时限的歇止,并反复发作,短促而不规则。是脾气已绝的表现。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2}屋漏脉,是一种脉来迟缓,许久方来,如屋漏滴水的脉象,这种脉搏约为每分钟20―――40次。可见于冠心病、风湿热、白喉、室间隔缺损等病症,反映了体内营养胃气的绝乏。

{3}弹石脉,是一种来势沉实,指下如以指弹石的脉象,由于血管高度硬化,弹性极差而伴有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所致。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病症,如桡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病症等。

{4}解索脉,是一种脉来如绳索之解散,节律紊乱,忽疏忽密的脉象,其脉率多在每分钟80―150次。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人。

{5}鱼翔脉,是一种脉来时起时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在河水的脉象,表现为严重的心律紊乱,脉率为每分钟160次以上,发作初期脉体尚清楚,持续时间长时脉搏即突然减弱,似有似无。可见于心脏实质严重损害的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克山病等。

{6}虾游脉,是一种来隐隐约约,去时一跃即逝,如虾游之状的脉象。其表现为严重心律紊乱,脉率快至每分钟160次以上,脉位表浅而脉搏无力,并反复隐没,血压甚至降为零。持续隐没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常见于低血钾症、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症。

{7}釜沸脉,是一种脉来极快,有出无入,如锅中水沸,绝而无根,时出时灭的脉象。其表现为心率超过每分钟180次以上,脉律突发突止,常见于阳热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的低血钾等。

{8}偃刀脉,是一种来势弦细而紧急,如同以手摸刀刃之口的脉象。原因是由于诸多因素导致中小动脉血管紧张度增高。常可见于肾性高血压等动脉硬化症病人脉中。

{9}转豆脉,是一种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的脉象。具体原因是由于心脏节律过速,血液流动过快导致脉管圆滑、流利不可捉摸。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性心肌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肉瘤,红斑狼疮性心肌病导致的重病垂危病人。

{10}麻促脉,是一种急促而零乱的脉象,其脉率可达每分钟160次以上。常见于频死病人,严重低血钾,洋地黄中毒等心律严重失常病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549★无甲状腺组织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出现症状的时间是 B.婴儿早期 ★1550★糖尿病自然进程中的临床...
    捷龙阅读 11,135评论 0 4
  • ★681★触觉语颤增强主要见于 E.肺泡内炎症性浸润 ★682★女,12岁,白血病,近日左眼眶出现2cmX2cm无...
    捷龙阅读 4,683评论 0 2
  • 中医怎么把脉 2017-12-09 同春堂 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
    沈吟溪阅读 8,675评论 0 6
  • 冠状动脉 [guān zhuàng dòng mài]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
    子衿的7阅读 2,568评论 0 0
  • 无理者无碍 无辜者无疑 无心者无恃 无为者无语 无名无争 但遂天意
    伊沅V阅读 132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