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4 佳豫
《修行的最高境界》
(解读论语第10天)
经典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告诉我们,当自己落魄或者自身还不具足的时候不用去谄媚去讨好别人,内心一定要有坚定的自信和充分的快乐。当自己做的好,行的正,就能笃定的明确信念,自己是可以改变这种贫的命运。
当自己过的很好的时候,不可升起傲慢无礼之心,这个时候要显得更加谦卑,更加好礼,而且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去提升自己,修正自己。
当孔子回答出子贡得第一个问题后,子贡就明白了诗经上切磋琢磨之意,所以得到了孔子的夸奖。
孔子说:“子贡,很好,现在可以给你讲《诗经》了,因为告诉你过去的,你就知道未来的。”这叫举一反三,学习一定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才不累,否则如果学一个是一个,无法去体会别的东西,学起来就会非常的累。
师者让你装东西,智者让你长东西。普通话就是通过老师的教导后,自己要学会生发自己的知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处来源于《诗经》)
莎士比亚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在易经中唯有谦卦的六爻是全吉卦,高人都有相同的一个特点:态度谦逊。
因为谦虚,他们不骄不躁,不耻下问;因为谦虚,他们尊重每一个人,向对方学习,无论别人是年轻,还是年长。
他们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心怀谦卑,择善而从。于是,自身就越来越完美,层次就越来越高尚。
这让我想起很久之前看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女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的年轻作家。女作家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谁,他认为她只是一位不入流的作家而已。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
“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呢?是否能让我拜读一两部?”
“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
男作家更加证明自己的判断了。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么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了,请问你出版了几部?”
“我只写了一部。”
男作家有些鄙夷,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
“《飘》。”女作家平静地说。那位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
女作家的名字叫玛格丽特·米切尔,她的一生只写了一本小说。现在,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而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作家的名字,已经无从考查了。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那位男作家一直在炫耀自己所谓的作品成就,而事实上却并没有他自己所说的厉害,不过是虚荣心在作祟,俨然一副低层次的表现。
水很谦卑,向下却流成了江河;山很谦卑,沉默却耸立成了风景。
灵魂高贵的人犹如结实的稻穗,头总是垂得很低,埋着头,不停地生长;浅薄自负的人,则趾高气扬,始终把头抬得高高的,犹如那些不结实的稗子一样。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谦逊;真正厉害的人,往往看起来很普通。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以为别人对我谦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对我谦卑,是因为他们优秀。
优秀的人因为见多识广,更懂得尊重别人,所以说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自己。
经典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一个君子乐天知命的态度。患,担忧。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患得患失,是内在没有主心骨的表现,没有一个正的东西撑住,所以才会患得患失。(普通话就是内在没有信仰)
君子担心的是自己的德行和才学没有办法提升,君子不会担心外在会怎么样,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所以凡成大事者必善于独处。
如果总想着让别人怎么样了解自己,就会有一种期待在里面,这种期待就会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不是君子想要的。
别人能不能理解,会不会认可,其实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要做的始终是——时刻内醒、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