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精兵简政”,并强调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最终使我们党从延安出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高质量发展是当下中国的再一次革命,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而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高质量发展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好做实做透“精兵简政”这篇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注入动能。
破“机构臃肿”之弊。邓小平同志在百万大裁军时,面对裁军会影响军队战斗力的质疑时,曾幽默回应“虚胖子能打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程度和困难程度绝不亚于一场战争,机遇如同战机稍纵即逝,相对应的体制机制必须简约高效、迅速响应。当前,党政机关总体设置科学合理、运行流畅,但也存在机构重叠、多头管理和职责不清等问题,产生了合成谬误、信息堡垒和“九龙治水”等负面影响,也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生提供“温床”,不利于高质量发展。要紧抓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契机,将精兵简政贯穿其中,紧扣“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立足当地发展实际,坚持该合得合、该撤得撤、该分得分,“纵向”压减层级、“横向”压缩规模,为党政机关“减肥瘦身”,构建“一盘棋、短平快”的体制机制,实现“轻装上阵”,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固“基层减负”之效。自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基层干部的负担有效减轻,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充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尚未根除,由此衍生的“表海”“会海”反弹、“打卡”“考核”加重的现象依然存在,使得基层干部困于“空转”、忙于应付、疲于奔命,难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实质性工作上。基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也是“最后一公里”,基层的工作效率直接关联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必须坚持精兵简政,进一步巩固提升基层减负成果。首先,要改进考核方式,合理安排频次,建立容错机制,由“重痕迹”“看短期”向“重实绩”“重长远”转变,让基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其次,要完善“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将属地责任和主管责任更好地结合起来,不额外增加基层压力,让基层专心干好“分内事”。
行“过紧日子”之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由于政绩观出现偏差,加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将大量资金用于“造景造势”和“贪大求洋”等方面,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善于“开源”,也要专于“节流”。要严格落实“精兵简政”要求,加强资金统筹整合,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等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注重实际效益,坚决反对“面子工程”,把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生态建设、项目推进和民生改善等“紧要处、关键点、刀刃上”,同时兼顾科研投入、教育改善和基层党建等“打基础、利长远、稳预期”等方面,以“真金白银”支撑高质量发展,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换人民群众“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