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一篇《科学家的成色》,我想再谈谈这个话题。
上一篇文章,行文间不经意流露出消极悲观的况味,好似心中郁结难开,愤懑不平,看低中国的科研事业。非也,非也!中国科学发展的宏图伟业如画卷般正在徐徐展开,一项项重大成果跃然纸上,一座座闪耀的丰碑傲然屹立,这是大势,趁着“双创”的政策东风,扶摇直上。
那为何会有成色一说?正是因为发展、向上,所以才会有成色的问题。发展中社会的科研进程,想必难逃科研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有创新和发展,就会有高下之分。社会进步的铁律之一,就是试图标准化事物的,最终都避免不了走向失败。所以丢掉标准化这个不靠谱的目标,鼓励多方向多角度的试错,这是创新的原动力。在这样的动力驱使下,科研事业百花齐放是必然的结果。既然花园中百花争艳,当然良莠不齐。
注意,良莠不齐其实并不含贬义,它的侧重面不是评价科研成果,而是科学态度。因为个人能力、科研素养,每个科研工作者肯定不同,除非同一领域,否则做出的成果难以放在同一天平上比较。但是科学态度却是可以通过多方面进行评估的。
什么是科学态度?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科学的态度、对科研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
要是有一个权重,体现三要素的重要程度,想必对科学的态度要占据主要位置。不管是真正“货真价实”的科学家,还是自诩科学家的科研工作者们,经过多年专业领域的培养,科学知识肯定远超常人。但是科学知识的丰富程度与科学精神并不成正比,只有具有了真正的科学精神才配得上科研。科研精神的内涵包含很多方面,诸如是否具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性、唯一性、可证伪性、“高冷性”、“封闭性”科学共同体与同行评议等等,这一话题我们可以以后专门谈谈。科研精神很重要的一点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人会诘问,大谈科学的人好像总是用“科学”在封别人的嘴,不让别人说话。其实不然,如果你是一个哲学工作者、宗教人士,为我们讲述哲学思辨、宗教内涵,我们洗耳恭听。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工作者,披着科学的外衣,大谈中医养生、黄帝内经、气功心法,这就让人对你的科学精神产生极大的怀疑,最近朱清时事件在社会舆论中产生的震动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
对科研的态度,指的是具体面对科学问题时的行为,是投机取巧还是踏踏实实。诚然,不同的科学领域,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研究方法,也许有的研究方向在外行人看来就是一种广撒网的模式,要知道有时运气也主导了科研的成败。盖住此类情况不讨论,我们更关注的是对待科研工作的思想纯度问题。身处科研圈的人士肯定都清楚,为了基金的编造、为了项目的篡改、为了论文的夸大,这些是罕见的现象还是普遍的作为。为了科研而科研,这才是从业者应有的态度。
不可否认,很多科研领域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深入一线的是心怀梦想的年轻学子们。作为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如何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学生,是老板对待员工,还是上级对待下级,抑或是正常的师生关系,这对于学生们科研动力的补充、科研成果的取得,至关重要。上面列举的关系在真正的科研生活中真实存在,甚至还有更多种关系我们意想不到。很多导师们不经意间自以为是地指导着学生,单向灌输价值观,认为这就是正常的培养。他们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成人之间的沟通从来都是双向互动的。为什么未成年人的培养中,多采用填鸭灌输式的教育?因为幼苗需要修剪和正枝,园丁塑造未来。成年人是长成的大树,他们有成型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此时需要的沟通、探讨、融合、提升,不是强制、惩罚、教育、示威。
对科学的态度、对科研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反映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态度。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校园是象牙塔,科学界是神圣地。当反腐的重锤砸向他们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不应只反经济上的腐,还要正思想上的风。科研不是思想和态度上的法外之地,他需要正确的科学态度营造出良好的科学氛围,这有关科学家的成色,有关中国科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