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起源于一次过马路,我第无数次看到那棵同样的树。
它的枝条的交错方式,它的比例与构造,似乎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
这会不会是一个游戏摆件?
又看了看周围不断移动却看不清脸的行人,和NPC没有什么两样。
我试着对自己说【走到那棵树边上】
——然后我动了,迈开脚步走了过去。
果然能操作。
很好。
那接下来,我该走那条既定的路线,到学校去。
然后上课,按固定模式学习,等待放学并且从原路线回家。
就这样,我经历了作为一个玩家操作“我自己”的一天。
放空思想,排除杂念,这还是很有趣的。
但很快就破功了。
【坐到桌前开始学习】
不,我想躺在床上听音乐。
系统崩坏。
当我无数次拖延症发作或者提不起干劲的时候,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可操作的角色。
那样我大概不会疲倦,不会偷懒,能够按时完成既定的任务吧。
但人类不是程序代码。
我们无时不刻会产生新的念头,甚至做出事与愿违的行为。
那么,所谓“自律”又是什么呢?
是克服本能,像NPC一样行动吗?
我想并不是。
“自律”不该是按照既定的行为模式运作,抑或是强行压抑自己的欲望。
回想一下自己达到自律状态的情况,大概具有以下要素:
1.强烈的动机
2.计划与利益的可行性和收益比足够高
3.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任务
切换时间视点也是一个好办法。
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着不是接下来半小时我想做什么,那样可能会变成“我想刷一会B站”,然后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再看半小时”的无数循环下失去大半天。
如果把视角切换到第二天,第二天的我,看到前一天做了什么会不会后悔呢?
或者直接从这一天的角度考虑,在心里画出一个时间轴,你希望用什么填满这个时间轴?
比如粉色是娱乐消耗,蓝色是自我提升,把粉色占满时间轴可视化一下,或许能起到一些警醒作用。
RPG的思考方式虽然现实中很难实施,但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
想着“我只是一个角色,为什么要想这些屁事?”
烦恼瞬间解消。
或者是和别人生气的时候,想着“他只是个NPC,做出这种睿智行动大概是游戏的什么设置吧”
怒火瞬间平息。
也许还有其他用途,等我发现了再告诉大家。
现在是东京时间4:58,我想继续说下去,但是【睡觉】的指令出现了。
所以,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