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有幸拜读日本作家原尻淳一新作《高效能阅读》,结合前些年我练习速读技巧时的认知,《高效能阅读》起总纲的作用,介绍的比较全面,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1.最大的感受是书中一直强调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如Facebook社交网站,专业练习速读的软件和记录读书笔记的豆瓣等,这些技术涵盖了收集资料信息,联系速读速度,交流促进思考,专业记录笔记,资料整理分类等方面。
2.追求固定的仪式感,读书时要到图书馆或咖啡厅去,就像一到办公室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能进入心流状态就更好。
3.了解了垂直型和水平型阅读的区别,应先选择垂直型阅读成为专家,并将精力的70%应在专业领域的阅读,20%专业周边,10%未知领域,先专才,再通才,使自己的知识立体化
4.在思考方式的维度上,增加了参加作家大咖们的演讲会和读书活动等线下活动,或者,看他们的作品相关视频,可以增加阅读趣味性,交流能头脑风暴,面对面与作者交流能更深层次学习作者的想法。(该方法之前虽有了解,但并未具体得知其作用)
具体的章节内容,可见下图思维导图。
作为一位在速读练习软件上,练习时间接近2000分钟,跨度近8个月的练习者来说,看完《高效能阅读》一书,对于其中没有详细介绍速读和记忆方法感到一丝不可思议。或许是我敏感了吧。原尻淳一自称看过市面上100多本读书法,相信他不会不清楚这些方法,可能出于一些别的考虑,如篇幅或者想体现《高效能阅读》和其他读书法书籍的差异性等,他没有在速读技巧上细说。
《高效能阅读》中所列举的网站,APP,软件等工具,大部分在国内无法使用,但确实提供了一种思路。我们可以用替换法,将书中的工具换成国内的同类型软件来使用。比如,写读书笔记的“Booklog”网站可以豆瓣代替,“Dropbox”可以用坚果云替换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读书更多的收获是体现在思维变化与延伸上,学的一种好的方法,却因环境的不同,导致实施不了或效果不明显,往往不是方法的不对。通过一场一些简单的思考,稍稍变化一下,或许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举一反三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