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看到有人拿张爱玲的名句——“出名要趁早”来教育、激励年轻人。我也曾人云亦云地跟着附和过。
批判地看待“出名要趁早”
可某一天的某一刻,突然觉得,这是个什么逻辑啊,简直太浅薄。
难道我们不想成名成家?还要趁早?难道成名是我们可以说了算的事情?如果可以,谁不想尽早成名呢?虽说“名利于我如浮云”,那也要看前提是什么。孔子的原文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的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名利,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那么通过自我的不懈努力、正道得来的名利有什么不好呢?
就好像大家都喜欢金钱,谁不想拥有数不清的人民币,哪怕你是个歪果仁。谁又不想早早地拥有更多的金钱呢?最好出生就含着金钥匙。
其实,即便我们有能力成名,而成名过早,也是不利于自身成长的。《朱子家训》说,“德不配位,必有余殃”。说的就是如果个人德行浅,却占据高位,则必有灾祸发生。
让人想起前不久的网络热议——郑爽代孕、弃婴事件。郑爽生于1991年,现年30岁。12年前,《一起来看流星雨》火遍大江南北。也就是说,郑爽18岁时,就已成名。比张爱玲成名更早。可结果呢?因为这个事件,一时间,郑爽连同她的爸妈一起,成了互联网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成了央视点名封杀的对象。
知名影视红星兼歌手——陈坤,也于二十多岁成名,过早的名气一度让陈坤焦虑又迷茫,他甚至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好在他及时认清了自己,通过做公益,通过徒步行走,让他重新获得新生。
由此可见,过早成名并非是件好事。
“出名要趁早”的历史背景
可张爱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她的经历。
张爱玲出生于没落贵族府邸,虽然家世声名显赫,但父母都是靠祖上遗产过活,以致张爱玲求学期间都不得不靠写作来维持生活。而稿酬又常常会拖延,所以那时的张爱玲常常在生活上陷入窘迫。成名以后,嫁给了大汉奸胡兰成,因日本战败,胡兰成到处逃亡,张爱玲几年间不断地给他寄钱,哪怕分手后又一次性将两本书的稿酬三十万元寄给他。后来张到了美国,有段时间写作不顺,乃至其母过世,想要见她一面,她甚至连买一张去伦敦的机票钱都没有……
所以,张爱玲是尝尽了没钱的苦,所以才写下了“出名要趁早”的经典名句。
她只是用“出名要趁早”来掩饰贫苦的尴尬,来发出“你不是我,怎么懂得我伤悲”的呐喊。
杨绛先生曾这样评价张爱玲:难看,爱出风头,奇装异服,你们太高看她了……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
可杨绛先生没明白的是:她的一生和张爱玲的一生,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经历。杨出身名门,在21岁就与钱钟书相识相恋,此后感情顺遂,生活幸福。而张虽也出身显赫,但她父母这一代已经是家族的晚景,并在她10岁时父母就已离异。虽然蜚声文坛,但她的生活并不幸福。胡兰成许她“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却终究风流薄幸,一切成了镜花水月。
杨绛是幸福的,所以她能够专注于研究自己的学术,而其文笔,总是平淡而从容。相较之下,爱玲是不幸的。又如何能够要求一个不幸的人写出多么欢脱灵动的文字?
只能说,你喜或不喜,她就在那里;你爱或不爱,她已然成谜。那是一个人的环境和经历炼就的风格,也是一个时代侧影的印记。
“出名要趁早”的积极意义
那么,“出名要趁早”到底有没有更深刻的涵义?为什么那么多人与之产生了共鸣?
仅来看张爱玲的成长足迹,我们可以看出,她从小醉心于与文字打交道。7岁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23-24岁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终成文坛巨匠。
这让我想起著名钢琴家郎朗的人生简历。他从3岁开始弹钢琴,5岁上台演奏,15岁与著名的IMG经纪公司签约,开启了其职业演出生涯;19岁在人民大会堂进行100周年庆典巡演;20岁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他拿到的奖项数不胜数,他的人生之路几乎无懈可击!
还有巴菲特,他6岁开始贩卖口香糖,送报纸,20岁之前已经干了十几个行业,26岁实现财富自由。现如今的成就世人皆知,都不必宣于纸上。
从这些名人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兴趣?爱好?不,我更想说,是专注。反正无论如何我想像不出,3岁的郎朗会对弹钢琴有无比的热情倾注。
当我们专注学习,就会收获进步;当我们专注创业,就会收获致富路径;当我们专注思考,就会提升思维质量。自然,张爱玲专注于写作,就成为了巨匠;郎朗专注于弹钢琴,就成了钢琴家;巴菲特专注投资,就收获了财富。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学习某项技能,只要足够努力,加上足够时间的刻意练习,然后不断地调整与改进,我们完全可以凭借它成功逆袭!
我们生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一个时代。
好在这个时代的兼容并包,好在它物质的极大丰富,好在它的便捷,好在它的富饶……
可,也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注重享乐,越来越不愿吃苦。所以,当我们关注的某个点遇到了困难,遇到了必须吃苦的地方,人们轻易选择了放弃。
放弃很容易。可是放弃之后,我们想过没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到底在哪里?人生,除了吃、玩、睡,还有什么意义?总得有所追求吧。
毕淑敏说,“我知道人生本无意义……若你能把生命中的一段变得与众不同,那自己的人生意义依然非凡”。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的一生,与宇宙的历史长河相比,不过短短一瞬,匆匆一瞥。怎样证明我们曾到这世上来过?不过是因为自己是否能在别人的心上住着,并活着。
愿我们在自己的余生里,都找到自己的意义,活出自己的名利。如此,就可以坦然地告诉自己:我成名了,不论早晚。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