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喜欢这部作品,所以我喜欢重复去阅读。一遍又一遍的去阅读,每一次读完过后的感受都不一样。得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今天我又翻开了它。
《活着》这部小说是我第一次读余华的作品,而就是这一次,余华成为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语言朴素简单却带有真实的特点,对我最爱的作家的文笔不敢做过多的解读,但是《活着》是我一定要写下笔记来记录的。
《活着》这部小说,我自己重复看了几遍?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了,再看了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电影。每一次,我都留下泪水。当凤霞难产死去时,感到时代的悲凉;当有庆被抽干血时,感到人性的难以预测;当家珍离开人世时,感到疾病的冷漠;当二喜被水泥板所夹时,感到承担家庭的不易;当苦根吃到被撑死时,感到贫穷的无奈。
余华曾在序言中说过,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是因为如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
也许,这就是余华愤怒和冷漠的原因。听多了荒冷而让人心寒的故事,见多了荒凉故事背后的辛酸。他并没有到处宣泄,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福贵的一生我不想做过多的评述,因为他的故事只能用来记录,别人似乎不好说些什么,所以余华只是一个“冷漠的记录者”。
每个人都会说只有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当然福贵也不例外。当自己还是胡作非为的“福二代”时,那管得着活着的价值,人生不过头点地,在世不过是吃喝享乐。不知道,这究竟是算幸运还是厄运,上天一定要让他活得长久,才能知道“活着”。
喜好赌博的福贵,却意外的将所有财产被龙二骗得精光,也正是因为这样,打倒地主恶霸时,龙二才被推上了断头台,龙二临死前还说,我是替福贵去死的,福贵看到倒在地上的龙二却庆幸自己捡回了一条命。但这也可能是上天对福贵的意外安排,终究还是要付出代价的。
活着就是一种体验,体验生老病死,体验亲人逝去,体验生活苦楚,等到把这一生体验完了,原来“活着”是这样的。
福贵体验到与家人离散时,心中一直想的是活着,他不知道那时候有多么想。他被抓成壮丁,奔赴前线充当炮灰时,他想活着回家见到自己的妻儿,果然他做到了。他看着这满目疮痍的大地,躺着数不清被冰雪覆盖的尸体,他是幸运的。对!这就是活着的信念。
福贵真的对活着有一种信念吗?看看他的家人就知道了,他想离开这个世界,直到最后在自己身边留下了十元钱,留给收尸的人。
当然时代命运的捉弄,让他看着自己身边人的离去,让他独自一人承受着活着的苦难。
可福贵为什么还要继续承载着活着的苦难,唯独一人孤零零的活着。
我想那就是想让这故事传承下来,继续续写这份故事,这也许是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