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觉醒#day4《改变:问题的形成与解决问题的原则》

第5章 乌托邦症候群

乌托邦症候群可以理解成对于问题及解决方案都太过理想: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如果自认已经找到(或可以找到)最完美的解决办法,就容易陷入极端主义。
另一个重要成分:轻视历史的教训。以为自己的痛苦和世界的可悲都是独特的、前所未有的。
三种形态

1) introjective.:由于当事人苦于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是觉得是个人有所欠缺导致的结果。他不是怪罪于目标的理想性,而是怪自己无能---精神病,而非社会性的现象。

  1. 这一类人,沉溺与一种比较无害的,几乎是儿戏的拖拉之中。认为到达目的地的旅途一定是充满刺激。e.g. 大众相信一个神话,认为人生的许多重要转折都是毫无问题、非常愉快的经验。
    3) Projective:道德的。主持正义的立场。“推诿的时代”:如果目标没有达成,怪社会不怪我。

这三种形态的共通点:企图改造自我或者世界来完成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也许困难并不存在,是你自己制造(划分出)了困难。--→这时,扩大计划,投入资金,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反而成了问题。

问题与解决方法的区分--一个重要的问题:e.g.人们心中有个观念,什么样的婚姻关系才是合适的--自己制造出“问题”,又寻找解决方案,这个过程本身就成了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