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讨厌不确定性的原因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作出决定,以此消除怀疑及不确定的倾向。
这从进化的角度可以理解:毕竟,在远古时代,当人类面对攻击时,如果需要花太多时间去思考该怎么做,这肯定是不够现实的事情。
芒格提到,引发这种倾向的因素通常有两个:困惑和压力。
也就是遇到的困惑和压力越大,我们往往越想要尽快摆脱怀疑。
讨厌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
讨厌不确定性的倾向,会给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带来问题。
例如,当我很信任的朋友A在我面前说B的坏话时,在这种倾向的驱使下,我可能会倾向于相信A说的话。然后,我不会想要去了解真相,我对A由此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如果这是在工作关系中,那很自然,会形成沟通上、协作上的障碍。
这在背后有着有趣的心理因素,其中一个会是类似这样:我虽然不是真的知道B是怎样的人,但是A是我信任的朋友啊,所以他的话我当然相信。否则,如果让他知道我怀疑他的看法导致我们关系破裂,那怎么办?
在这个过程里,虽然我有困惑,但迫于要面对可能会得罪A的这种压力,那我还是选择相信A的话。
又如,在投资上,当我选择了一个投资标的后,出于“价值投资”的考虑,我可能会觉得:既然经过了解,我已经相信这个投资标的是没问题的,是有长远的投资价值的。那么,在面对相关的各种负面信息时,我会选择不去相信,或者排斥去深入了解背后的成因。
讨厌不确定性倾向的形成,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帮助人类减少能量的损耗。但,它的另一方面是懒惰的心理。正如王兴所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怎么抗衡讨厌不确定性的倾向?
只要是人类天生具有的倾向,要去抗衡,自然是有点“违人性”的不舒服感觉。
就像,在当初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苗头出现时,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放弃确定性的稳定收益,去搏这样一个不确定性的未来?
背后靠什么?
我觉得靠的是高认知。
既然需要高认知,那么就得逼迫自己在面对一个自己不够确定性的问题时,去深入挖掘当中的成因,包括未来发展的走向。
假设自己的认知无法短期内提高呢?
那么,可以观察一下比自己认知高,比自己厉害的人是怎么判断、怎么做选择的。
除了高认知,还有一点,我觉得是:持续地刻意练习。
哪怕我们有足够高的认知去判断对一个趋势,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实际上是看不到它的样子的。所以,这个过程,就得逼迫自己置身于一个较长的时空里,去行动,去觉察,去记录过程里原来预先不到的因素,包括自己的各种心理、认知变化。这也许就是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概念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