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放假,8月22日开学,将近两个月的假期,今天已经8月5日,开学在即,想回顾一下这一个多月所做之事。
还没放假的时候,就大致规划了一下假期的安排:一、读书,读《论语》、《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训练》、《亲密关系》;二、写作,在假期结束前写完一本书(最晚推迟到2023年来临之前写完);三、给女儿和外甥女补课。
一、读书
在这一个多月学了一遍《论语》,其实,还没放假那会就开始学了,一大半能背诵,其它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读完了《父母效能训练》,《正面管教》和《亲密关系》只读了一部分,这几天要加油读完。
另外,读了计划之外的一本书《了凡四训》,不仅读了书,还看了电影和电视剧,这部书完全可以作为枕边书,时时翻开读一读,相信每次都会受益。
反思这一个多月的读书,自己做得并不好,尤其是时间安排很懒散,想读就读,不想读就放一边,其实这样并不好。如果能做到每日定时定量阅读的话,进度会更快,效果也会更好。
人的本性就是懒惰,那些真正的强者,都是能克服惰性,战胜本能的人。我虽然也是比较勤奋的人,但做得还远远不够。
刘媛媛,90后的小姑娘,出生农村的贫困家庭,用她自己的话说,连“寒门”都不算,因为没有“门”。这样的女孩上了北大;作为演讲小白,获得了“超级演说家”的年度冠军;毕业后,创业做知识付费,成功上榜福布斯;她还做直播带货,做得风生水起……她,应该很忙吧?可是她依然能日更文章。这样的人不成功,天理难容!
冯唐,从医学跨界管理,每周工作七八十小时,还能读很多书,写出多本书。而我们,总说自己没时间,可是真的有那么忙吗?我们的时间有多少消耗在了无聊发呆刷手机怨天尤人中呢?
想想都惭愧,总是想做太多,但总是无法坚持落实,做任何事,没有狠劲,做不到极致。如果不去改变,如何能实现那些心中的美好?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我的阅读面够广,但不够集中,这样就会导致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懂。面广,但不够纵深,深度不够,一切只浮于表皮。这样如何与那些在某一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相提并论呢?
因此,以后要向《了凡四训》中的了凡一样,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之后,立志将问题一一改过来,这样才能成功改变自己的命运。
知易行难,要一点点落实到行动上!
二、写作
坚持每周写作已经两年多了,但都是零零碎碎的小文章,并不成体系。而我一直想写书,从第一本书开始,写不止一本书。
但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写不出那么好的有益于社会的书来,越看经典的书,这种畏难情绪就更严重。
后来想通了,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自己设的天花板太高了,小小的我,竟然要与路遥、毛姆之辈相比。虽然梦想要有,但起点有点高得可怕,不吓着自己才怪呢!二是即使路遥、毛姆,他们也不是一写就是经典。他们背后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不管多难,他们都没有改变写作的志向,坚持写下去,最后才写出佳作。所以,我要想写出佳作,也要向这些前辈学习,要敢写,坚持写!
于是,在这个假期,我每周依然会写小文。另外,还计划写一本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列了简单的提纲,写了几章。不过,还是由于时间安排得不够好,没有如期完成。
在接下来的日子,要努力去写,争取在2023年来临之前,完成!
三、给女儿和外甥女补课
姐姐的女儿嘻嘻和我的女儿尧尧同岁,不过嘻嘻生日是前半年,女儿的生日是后半年,所以嘻嘻后半年开学就升五年级,女儿开学升四年级。
嘻嘻的英文和数学都需要补,她上的是村里的公立学校,师资有限,她的英文发音等各个方面都有待提升。她在数学方面也不太行,很多问题她想不明白。
我给她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英文阅读和一本应用题练习。英文每天带她学习两到三篇阅读,从词到句、段,引导她理解、会读、背诵,每天第二天要温故知新。刚开始,嘻嘻的发音和语调都跟不太上,但越读,她的发音越好,慢慢地,她都不用我帮忙,就能流畅地读出一段,而且发音很好。到目前为止,补了一个月,我们读了100篇阅读,学会很多新词。有意思的是,嘻嘻说话会随时迸出英文词。明显地,嘻嘻对英文的兴趣越来越大。
数学,嘻嘻就比较吃力了,平均数和鸡兔同笼的问题,弄得她晕头转向。明明懂了平均数的原理,可是应用题的条件一变化,她就不知道该如何应付了。给她讲数学对我也是一种折磨,她的迷茫常会耗尽我的耐心,火气腾起,而我还必须压抑。
快放假时,给女儿报了美国举办的数学大联盟思维比赛,目的是想提高孩子的英文数学。在考试前,我们刷了五套题,刷了两遍。掌握了很多数学术语,但应用题对女儿还是有很大挑战,一个是句子长,另一个是有的内容超出了三年级的范围,让女儿不敢挑战。
7月31日,终于迎来了考试。第一场是速度赛,60道选择题,45分钟完成,女儿在这部分做得还不错,完成了大部分。第二部分是个人赛,都是应用题。考完后,女儿说她基本不会,考的过程中她都哭了。
我安慰女儿说没事,考试之前尽力,考过就要释然。考试只是对一段时间的反馈,考好考不好都要反思总结,做得好的方面要保持,做得不好的要改进。
女儿是属于比较大条的孩子,听我安慰之后,她很快就放下了。我和她约定,我们接下来会在英文数学方面加油,争取攻克这个难题!
写在最后
一个多月匆匆而过,虽然每日忙忙碌碌,不过依然存在各种懈怠遗憾,但过去的就过去吧,不宜再挂虑。
正如《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对了凡说的:
“从前的那个你,等于昨天已经死了,从今以后,就从今天开始,诞生一个新的你。这个新的你,一定可以超越固有命数,是再生的义理之身。”
要做一个不念过往,不惧未来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