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游记】苏州:山塘我走了七里

(多图慎入)


  苏州。

  第一次到苏州,是去年和室友从上海旅游回家,看着离得近顺便过去玩一天。火车刚驶进苏州站,我们俩就被古朴别致的车站迷住了,再加上出了站便是古护城河,还有广场上骑三轮车的大爷无比热情的向我们介绍苏州城,对苏州的好感度瞬间提升8个Level。所以这次自由行的计划里必然也是有苏州。

  两次来苏州都有下雨。第一次是7月里,下毛毛雨,刚刚不用打伞的那种大小,闷热天里难得凉快,高兴的想撒欢。而这次正好遇到寒流南下,大冬天的又是雨又是雪,就不是那么让人欢喜了。好在第二日便放晴了,甚至蓝天白云非常适合拍照,运气还算不错。

  十天的旅行,结束后总想写点什么,今日才正式开始敲字,第一篇想到的,就是这姑苏第一名街——七里山塘。

  典型的水乡街市,前门临街,后门沿河。不出所料地商业气息浓厚,也无可厚非。

山塘街

  山塘街依河而建,小桥流水。个人爱好,大部分照片都是以灯笼作为焦点拍摄的,不过沿河挂起的灯笼上印刷体的”七里山塘“,未免让人觉得太过敷衍。

山塘街
山塘街

  河道中不时有朱红色画舫来回穿梭。画舫这个东西,难免让人想到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只是曾经摇桨的咿哑和金粉不再。

  这种人工修饰得很好的地方,不需要费劲找角度思考构图,随便按下快门就是景致。

山塘街

  街边的西洋镜摊子。摊主坐在石凳上,绕过去发现他在玩手机。做着老式”西洋镜“的生意,玩着另一种新式”西洋镜“,真是有点错乱的感觉。

山塘街

  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这些街边的餐吧、酒吧。门面装饰很精致,都是走小清新风格,不过和其他古街相比较,大同小异。

山塘街

  “怎样的旅行才称得上会玩?”

  “找个大茅房,带镜子的,照自己。用手机照,要把手机露出来。用相机照,要挡住大半个脸。”

                                 ——知乎

  除了不是茅房,说的是不是就是这种照片?哈哈其实基本到到哪个景点遇到可以反光的东西都会这么拍一张,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合影嘛。

山塘街

  说是七里山塘,但是其修缮的部分不过几百米。出了古街到了大路上,不少黄包车、私家车在招揽生意——“到虎丘吗?5块一位。”虽然价格是不贵,不过我天生对这些“私活”车有些抵触,再加上逛完一圈不过中午,时间宽裕。我和马同学一合计,决定步行前往。

  查了查地图,到虎丘正好3.5公里。七里山塘,山塘七里,我们就走了这七里。

———————————————————————————————————————

  一路向西,沿河而上。首先路过了一个闹哄哄的农贸市场。前一天下过雨的缘故,地上很是泥泞,习惯了在超市买菜,这种路边摊贩不太讨人喜欢。

  看到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即使平时经常去扫街,拍点人文照片,但脸皮还是薄,不敢像拍景一样举起相机大喇喇地按快门。市场里都是中午过来买菜的大爷大妈,我们俩游客模样还挂着相机太过惹眼

山塘街

  五颜六色的干货摊子。所有的浪迹天涯最后还是要去算计这些柴米油盐

山塘街 图自马同学

  街角的腌鱼、腊肠,冬天特有的景象。会不会有野猫偷吃呢?

山塘街

  穿过农贸市场,拐进了不知是哪里的巷子,见门牌上还写着“山塘街”,南面依旧是那条河涌,就放心的一直走下去。路上无意中看到了这家“向姆桥煤炭商店”,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专门卖煤的店啊?我妈说我的中学在她小时候也是煤炭商店,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山塘街

  路边莫名其妙的一把小板凳。小时候我家也有同款,搬家的时候寻不见了,怀疑是不是这把,趁我们不注意偷偷流浪到苏州来

山塘街

  又是路边一把莫名其妙的大板凳,不同的是这次还多了一条小白狗,它就眯着眼睛坐在凳子上晒太阳,非常平静,非常安详。

  一座城,一个人,一条狗,一杯酒。多么容易年轻,也多么容易老去。

山塘街

  山塘街的尽头,便是吴中第一山——虎丘。访古、揽胜。

虎丘

  不过七里路,刚刚还是烟花金粉的江南水乡老街,过了桥马上就转进琐碎生活的农贸市场,下一步甚至是仿佛穿越到上世纪的古老巷口。有繁华,有落魄,有浓墨重彩,有粗茶淡饭,生活就是这样给你惊喜。

  山塘我走了七里。


————图均摄于2015年1月30日 苏州 姑苏区 山塘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