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我从“美丽的图案”这一生活中的实例展开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通过欣赏图案、说图案、画图案和设计图案等多种活动形式,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最后一个环节,自己设计美丽的图案,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了不少美丽的图案,几乎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数学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数学教学应是快乐的体验,是方法的提升,是思考的过程。本节课,教师有意识创设一些需要学生动脑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的中,经历探究的过程。这样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实践活动。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数学问题其实是自己动动脑筋就能解决的。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开始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学会了合作交流、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本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一是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他们创设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二是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留给学生自己探讨的时间比较少,今后应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