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
1.“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越来越多离开乡村的游子写下了“故乡沦陷”的文字。他们站在中国与世界的不同地方发问一一为什么我们曾经“热爱的故乡”,变成了一个自己不愿回去或回不去的地方?
2.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一些难以割舍的人与事。在作者眼里,晒场边上这棵高大挺拔的古树之于这个村庄的价值。无异于方尖碑之于协和广场,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即使是出于审美或者某种心理层面的需要,它也应该永远留存。树的消亡,意味着村庄的沦陷。
3.笼罩在普通中国人身上的最真实的黑暗与无奈,不是遥远非洲的某场屠杀,不是地中海东岸的冤冤相报,甚至也不是外国势力对本土势力的觊觎,而是这片土地上的势如破竹的弱肉强食,沦陷了一座座城市,淹没了一个个村庄。
4.乡村世界的一个美好就在于“祖坟偎依着村庄”。那里有关于祖先的记忆,关于父母的记忆。他们在那里生,在那里死,这既是“乡村之美”,也是“人道之美”。
5.我们一方面在寻求发展,寻求文明,一方面又在粗暴地践踏自己的情怀,践踏祖先的土地。有时候,文化是冰冷的,但更多的时候,文化是有温情的。回不去的故园,无处安放的心灵。作者焦虑的是,我们这一代,注定要流浪?